2020年初,就在旅游业内纷纷成立战疫联盟,组织分享和集结社群时,业者都还仅仅认为这只是第一个季度的紧急项目,后续应该会有转型和突破。可谁也没想到,眼睁睁看着疫情影响从一个季度变成了一个财年。
期待值不断降低,从五一前好转大卖,到夏季能恢复就是万幸。
多国航司停运裁员 民航业损失巨大
在这波席卷全球的疫情中,航空无疑成为了第一个也是最严重的受影响行业。一份flightradar24的对比图,展示了中国在疫情影响下,航空公司航班数量暴跌的情况。
疫情前中国主要机场航班密度和疫情后显然不能同日而语(来源:网络)
疫情前后中国境内起飞航班架次的对比大跳水(来源:flightradar24)
国内各航空公司自疫情发生以来,承担了国家指派的大量的物资及人力运输工作,着实为抗疫出了一份力。
为了保障航空供应链的顺畅运转,大批机组人员在疫情特殊时期坚守了自己的岗位。从大年初一东航对援武汉医疗人员的致敬开始,一直到最近援助湖北医护人员回家的特殊机票,都体现了民航在此次抗击疫情前线的艰辛付出与温暖守护。
武汉天河机场送别支援医护人员的机票,航班为胜利号,登机口为凯旋门(来源:央视新闻)
然而在不停航的背后,却是实打实的损失。
单日取消过万,运量下滑七成的中国航空,在国内疫情暴发期时苦苦支撑。中国也由全球第三大航空市场跌至第二十五位。
谁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疫情爆发,全球航空公司集体跳水。
3月13日汉莎航空集团宣布停飞至少三分之二的飞机(约500架);
3月16日北欧航空(SAS)90%的员工放无薪假;
挪威航空将取消75%的航班并裁员约7300人;
法国航空宣布停飞A380客机,荷兰皇家航空停飞波音747;
1月23日风光开航的星宇航空,恰好赶上新冠疫情爆发,航线全停至四月底;
欧洲最大廉航瑞安航空透露,预计4月至5月间,将削减运力大约80%,甚至完全停飞的可能性也不排除……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逐步封关和停航,多家航空公司已经陷入技术性破产,一切来得猝不及防。有业内人士在网络上发声表示,如果疫情持续到五月,那么全球大部分航空公司将破产。星空联盟、天合联盟及寰宇一家则联署发声明促请各国政府及各界采取行动支援航空业界,以应付新冠疫情为全球航空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法兰克福机场连滑行道上都停着被封存的飞机(来源:网络)
停飞和破产也直接导致了波音公司举步维艰。3月17日,波音公司股价大跳水,从300美元跌至100美元,在过去5天内就已经暴跌40%。据媒体披露,波音公司开始紧急向政府寻求百亿美元支持。
波音公司股价跳水(来源:网络)
空中客车也宣布,将在法国和西班牙工厂临时停产4天,以调整和实施更严格的疾控管理措施。
境外输入带来防控难题 航司机场需合力抗疫
与停飞和破产相比较,更艰难的是维持航线畅通。最典型的莫过于北京、上海与伦敦之间的通航问题。
网络上伦敦至北京/上海的直航机票已经标出较高价格(来源:网络)
最先引起大家关注的,是一则热搜:金鹿航空伦敦飞上海公务机包机航线,单个座位18万起,网传“一票难求,迅速被抢光”。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英国政府对待疫情的“躺赢”策略直接导致了国外大批留学生、公民回国需求暴涨。但是各国政策和情况却是每分每秒都在变化,直航航线被大批量取消,研究如何绕道回家成了新的难题。而且也不仅仅是英国,整个欧洲华人的撤退路线都开始变得不稳定。直飞逐渐取消,绕道阿联酋也被近来的政策打断,现在看来似乎北非成了为数不多的选择……
坐飞机回国的留学生们(图片来源:网络)
回国路漫漫,然而挡不住归家的脚步。大批量留学生、海外华人的归国,又将防控新压力,瞬间转移到了机场。
网友自制京沪机场入境流程(来源:网络)
随着人流暴涨,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国际机场的防控,也紧急启动。首都机场现场旅客聚集的视频一度爬上热搜,瞬间让大家的神经再度紧张了起来。
可以说,现在机场成了继方舱医院之后,另一个高危战场。
芝加哥中途国际机场Midway Airport就在最近中招,多名管制员测出新冠病毒阳性,机场塔台关闭进行消毒。塔台关闭期间,由备份设施接替相关席位。受此影响,机场目前处于限流运行,航班进出港存在不同程度延误。
而英国天空新闻报道称,英国机场运营商协会表示,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英国机场将在“几周内”关闭。
在这里,我们也呼吁陆续回国的大家,严格遵守防疫制度报备并配合检查,为自己的安全也是为大家的安全。
微博上一位机场工作人员的真心话(来源:微博网友@Lucia大畅)
雨过天会晴,就算疫情无法更快过去,也希望旅业和民航人再多一分坚持,守到蓝天白云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