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旅游企业受到了极大冲击,损失惨痛。大量退改签投诉、政策法规解读及持续经营问题深深困扰着旅业从业者。
为此,旅业链接联合旅游独角兽,为广大从业者带来旅企法律援助专栏。
在这里,旅游独角兽专业律师团队将会开辟【读者来疑解答】与【旅游法律原创文章】,通过免费法律援助,解答旅业人在经营从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大家带来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解决手段!
关于旅游独角兽
独角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法律的象征,其辩善恶分是非,是公平正义化身。旅游独角兽团队由多位从事过旅游行业工作的执业律师构成,致力于让每一位旅游人了解规则、熟悉界限、明确思路、掌握方法。旅游行业中我们最懂法律,执业律师中我们最懂旅游!
旅游法律原创文章
第3期
跨省组团游何时开放?今年旅游做哪条线?
01 旅行社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很多批发商和专线型旅行社真的很惨。高资金、高流转、低利润的经营模式在正常状态下,很多隐患都不是问题,但一遇到这种旷日持久的重大疫情,资金链断裂后的恐怖压力会让人彻底崩溃。
现在组团社或者综合性旅行社的日子,要好那么一丢丢,至少某些银行碍于政策要求,在执行发放专项贷款、在审查旅行社资质和业务模式的时候,不会像上面这类纯粹出境专线型旅行社,直接拒贷。
我以前文章中提过,由于旅游行业普遍承包挂靠的情况,旅行社大批倒闭的情况可能不会像预期那么严重,最先扛不住的是中小批发商和专线型旅行社。另外,有些渠道型旅行社的门店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会锐减,六月份年中又是一个房租催缴的高峰期,难呀!
02 到底什么时候国内旅游组团开放?
周所众知,现在旅游只能在各地行政区划内自娱自乐,各地短线和省内旅游还远远不能达到缓解行业危困的现状,客单价太低、游客总量不高的情况下,经营收入根本不足以覆盖各项成本费用,开了门可能会亏得更多,所以国内旅游的开放是众望所归。
旅游业占全国GDP总量11.05%,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人口10.31%,旅游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重启一定先要旅游重启,旅行社是旅游行业的发动机,跨省旅游组团势在必行。
话不多上,上图大家看:
据坊间传闻,这是国内游组团将要开放的示意图,哪些先开,哪些后开一目了然。以前有传闻低风险地区点对点开放的说法不靠谱,所以,中、高风险区域一定会暂不开放,低风险区域但有较高防控隐患的地区缓一缓开放是合适的。
五一小长假是国内旅游开放的试金石,国家卫健委已经表示,经过初步评估,五一假期的防控经受住了考验,可能还需要观察14天获得全面的评估结论。鉴于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22号召开的二会一定会对于下半年经济重启、消费重启、旅游重启有政策的指引。
如果期间没有疫情的重大反复,大概率国内旅游跨省组团开放时间在六月初到六月中旬,说不定五月底有个惊喜也未尝可知。
03 今年下半年旅游,大兴西北!
今年跨省旅游开放后,哪里是热点?2000万出境游客有哪些国内替代旅游产品?借用今年流行网络小说《第一序列》的话,大兴西北!大家闲了可以看看,书的核心思想是精神意志才是人类面对危险的第一序列武器,有点小意思。
几年前自然灾害后,以川人为主力的旅游大军出国南征,在越南芽庄二年时间就把人均2、3千元的团费干到了去年最低的2、3百元,芽庄区区弹丸之地,仅成都一地最多时每周就多达十多个直航班线。中国人赴越南旅游人数屡创新高和四川旅游大军犀利的操作密不可分。
西北线路具备良好的旅游产品基础,以往客单价较高动辄三千元以上,阻碍了很多向往西北风情游客的出行。这二年,北战川军大力开拓新西北线,已经形成了纵深格局和众多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再结合西北当地政府更好的旅游奖补政策,今年一定会有好的发展趋势。
此外,今年疫情中西部地区控制的比较好,跨省开放组团后的市场恢复将有市场先发优势;同时,国内众多从事出境业务的组团社今年转战国内后,会考虑西北包机班线更长一些、操作空间更大一些。
04 关于低价问题
有人会说你公然变相宣扬低价产品不合适吧?说到这里,就啰嗦几句。我认为合理低价旅游产品的存在有其符合商业逻辑的社会存在,应该正确面对。
小米、酷开等网络电视之所以比华为智慧屏卖的便宜的多,除了硬件差异外,开机广告是必须要看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你如果不是VIP甚至VVIP,插片广告的90秒一定是关不掉的。本质上讲,合理低价旅游产品和上述实物商品的商业逻辑是一样的,所以在行程中安排购物和自费安排正当合理。当然如果虚假宣传、偷税漏税、违约操作等损害游客行为的违规违法行为必须要打击。
不合理低价游的行业严打也有好几年了,但是一直以来的粗放式监管其实不符合行政管理精细化的发展趋势,唯价格论的一刀切执法也不能充分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基本法理精神。
恶意低价旅游产品的违约情形、违法行为必须严打,但是严格按照合同及行程单履约的合理低价旅游产品不应简单的贴标签或一罚了事。关于低价的问题改天专门写文章来聊一聊。
再重申一下我以前文章的观点:品质永生,低价长存。
05 下半年展望
本次疫情,很多大中型旅行社日子很难熬,目前大型旅企停业停薪的报道不绝于耳,但由于大量的债务问题还未爆发,目前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小微专线和旅行社将很难度过寒冬,慢慢在煎熬中等死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也有人会说,先转行过渡嘛,等旅游复苏再回来继续做。这句话貌似合理,其实是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废话!等旅游市场复苏后,哪里还有你的渠道、你的客户、你的团队?哪怕作为一个打工者,都会因为疫情对旅游行业心怀隐忧,不愿意在干回原来的工作!
下半年为了保命,以往做出境产品的旅行社可能都要回过头来做国内旅游,但凡只要游客能够起量,就有现金流,不论哪一种类型的旅行社都能喝口稀饭不饿死,赚不赚钱不重要。当然,能赚钱最好,但是,市场竞争将白热化。
“剩者为王”真道理。以往“胜者为王”都是行业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市场的选择,现在“剩者为王”是疫情的选择。
如果你能够活到明年春暖花开,一定会是旅游市场这条街上最靓的那个仔!
备注: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不作为经营决策指导,请多方询证、独立思考。
(本文作者:杨树林律师)
读者来疑解答
Q1:目前所在公司,既不复工,复工时间一拖再拖。只发最低工资1780的70%作为生活补助。但预计6月开始连补助都不发了,也不复工。目前还拖欠19年部分工资,还有2020年1月的工资(因为1月直接开始发补助),像这种情况我们员工该怎么办?如果一直不复工,出去重新找工作,需要离职证明;离职的话,公司也不给政策,那之前本应该发的提成奖励工资是不是就不给我们发了?如果不离职,公司这样不复工,没有补助,我们又该如何生活?这种行为是合理的吗?是否属于变相逼迫离职?又不明确离职政策?我们该如何面对?
杨树林律师团队解答:1、对于公司未支付工资部分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对于复工问题,若公司确实因客观原因无法复工,其复工时间无法确定,该事宜只能等客观原因解除。如果需要重新去找工作可以联系公司办理离职手续,并要求公司提供离职证明即可。3、对于公司现无法复工,是否选择继续在公司保持劳动合同关系,则按照停工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如果选择重新找工作,就办理离职即可。
Q2:因疫情原因无法出行而退团的,是否有规定在客人申请退款后的什么时间內必须退回到客人账户上?客人只有支付证明和微信聊天记录,没有旅游合同,是否可以申请因疫情无法出行的退款?
杨树林律师团队解答:法律、法规或规定没有对合同解除的退款时间进行具体界定,但是应在合理时限内退款。如果是包价旅游合同,旅行社必须与客人签订书面合同,否则涉嫌行政违法;单项委托合同虽未明确规定,但签订合同本质来说是为维护旅行社的权益。因此,没有理由以无旅游合同抗辩是否退款事宜。
如果你也有亟待解决的旅游经营方面法律求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积极提问,旅游独角兽团队律师将会定期解答旅业链接读者们的来疑,为大家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让我们一起捍卫旅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