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这些“天空之镜”景区被爆出虚假宣传!是时候该撕下网红项目的“画皮”了

  
“网红”可以赚快钱,但终不是景区发展的最优出路。

内容详情:

疫情形势转好,周边游逐渐火热,不少人都选择去周边的景区踏青游玩度过周末和小长假,景区的防控、限流工作日益完善。一些景区主动向游客发放“一米帽”,使游客之间至少保持1米距离,达到疫情防控的要求,既有趣又安全。

 

景区为游客发放的“一米帽”(图源:网络)

 

然而,最近出现了一件煞风景的事情,再度让游客对景区产生了不信任。

 

近期,湖南、重庆、浙江、广西、山东多地景区出现了一个叫做“天空之镜”的旅游项目,也被称为7D玻璃天空之镜。旅业链接(Travel Link Daily)记者调查发现,亦有很多旅行社在5月底集中开始售卖此类产品,多是单一景区的一日游,以“天空之镜”项目作为噱头。售价低廉,在20-50元不等。

 

在宣传图中,模特无一不是站在一个玻璃高台上,背后蓝天白云,远山隐约可见,玻璃形成的镜像倒影构造出一幅惊艳的画面。花几十块钱就可以拍出绝美大片,又不需要前往真正的天空之镜所在地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这些中国版的“天空之镜”迅速引爆了社交网络,吸引游客前往打卡。

 

宣传图中的景色非常美丽(图源:网络)

 

“天空之镜”实为简陋平台 卖家秀买家秀相差甚远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夜之间冒出的“天空之镜”竟然全都是假的,“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距,差的不是一丁点……

 

有多位游客在网上爆料,景区中“天空之镜”实际只是一个简陋的玻璃平台。在视频和无滤镜的照片中可以发现,这些“天空之镜”都有着一样的通病:设施简陋与宣传图有很大出入、现场人员混乱甚至出现聚集、景点项目缺乏管理和清洁。

 

网络上关于湖南、浙江“天空之镜”的吐槽

 

在事件发酵后,涉事景区之一湖南临武县滴水源景区就“天空之镜”项目实景与宣传照差距大向公众致歉,已经关闭整改。随后所在地郴州市临武县文旅广体局负责人也表示真心向游客道歉,将详细调查此事。

 

该景区解释称,景区开展了转发微信朋友圈赠送景区门票的活动,同时免费对游客开放最新打造的“天空之镜”项目。但是在前期预热过程中,宣传团队把关不严,使用的宣传照片过度渲染,导致与游客实拍反差很大。后期的管理组织也未能跟上,造成现场凌乱的感觉,给广大游客带来了极为不好的体验感。

 

 

夸大宣传外加安全隐患 景区“作妖”屡禁不止

 

自从旅游业复工以来,景区的各类“翻车”事故总是能登上舆论焦点,热度堪比娱乐新闻……前有黄山在五一前爆满,后有“天空之镜”虚假宣传。中国的景区虽然已经度过了其野蛮生长期,仍旧有一些景区在疫情特殊时期企图通过“网红”项目赚快钱,忽视游客的体验感和安全。

 

比“天空之镜”更为严重的是,在5月24日大连棠梨乐游谷“步步惊心“高空游乐项目突发意外,一名女性游客在游玩时不慎踩空,直接从廊桥摔落到下方树林内。目击者称,女游客身上虽然绑有安全绳,但是在她摔下时未能起到保护作用。

 

高空吊桥项目(图源:网络)

 

第二天就有媒体爆出,跌落游客为一名小女孩,女孩送医时多处受伤,并非景区所说的“并无大碍”,随后引起了网友的愤怒,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事实上,这家景区开业还不满一个月,运营主体公司成立也尚不足一年。棠梨乐游谷官方微信号显示,其是大连市内首家户外网红打卡圣地,拥有多项户外极限项目,于2020年5月3日开业。开业初期,景区推出了集赞免费玩、套票优惠等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不过作为极限项目,其安全隐患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忧虑,游客留言称“安全措施还不到位”,“下雨时也不关闭项目,玻璃栈道上都是雨水”……

 

该景区的营销活动吸引上千人参与(图源:棠梨乐游谷)

 

近年来,网红游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是同时伤亡事故也从未停止过。新兴游乐项目花样百出,往往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监管不力导致一些景区运营商从中钻了空子。

 

后疫情时代 景区努力自救√ 见钱眼开×

 

景区当属疫情过后旅游业最早复工的一个领域,但几个月的闭门确实让景区囊中羞涩。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的数据指出,预计今年一季度,全国景区企业收入损失额度会达到去年同期的80%以上,在降价营销、入境游大幅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国景区企业的全年收入损失程度预计会达到去年收入水平的40—50%以上。

 

面对损失,景区正在努力挽救。携程门票平台最近随机对全国200多家景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景区在复工过程中通常会“积极与旅行社、OTA等渠道商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参与营销复苏活动”、 “推出免费或门票优惠活动,刺激客流”。

 

(图源:携程)

 

用促销、免票等手段挽回游客无可厚非,确实也给很多中小景区带了流量。想要流量和收入,打造小成本、高回报的网红项目是最方便的,这就是景区为何都急于抄作业的原因所在。“天空之镜”的设计初衷是打造网红设计打卡地,然而为了博眼球,在营销上利用过分渲染的宣传图欺骗消费者,实则对景区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这次景区抄作业真的抄错了。

 

去年乔家大院被摘掉5A、取缔多地玻璃栈道的教训,还不足以警示这些对金钱眼红的运营商。看来疫情后的景区大考势在必行,“作妖”的景区不能再给中国景区发展拖后腿了。

未经旅业链接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