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旅业链接》各地编辑有了自己的专栏以后,监测每篇文章在微信上的阅读量成了编辑团队每周开会的例行公事。虽说并不是以此来评断文章的好坏,但确实能从中看出大家的阅读偏好以及编辑是否踩对了行业的脉搏。所以,每每到周三,小编就开始为选题而纠结。
“这个话题,已经有一家自媒体写过了,再写会不会落入俗套?但太冷门的话题又会不会显得不接地气?”最后发现自己总是举棋不定的原因是,我一心只是想着哪个话题能够帮助文章的阅读量数字能够更好看。
所以,我承认自己是被数字绑架了。可是,被数字绑架的何止我一人?
携程第三季度财报:
净营业收入为21亿元,同比增长38%;
营业利润为8800万元,同比下降71%;
产品开发费用为6.12亿元,同比上升83%,
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为5.98亿元,同比上升69%,
归属股东净利润为2.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
途牛第三季度财报:
净收入为13.1亿元,同期增长85.6%。总出游人次为792,938,较去年同期增长68.2%。
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为1.2亿元,同比增长206.1%。
研究与产品开发费用为2700万元,同比增长198.0%。
运营亏损为1.129亿,同期亏损为1950万元。
净亏损为1.034亿,同期亏损为1320万元。
归属股东净亏损为1.034亿元。
去哪儿第三季度财报:
总营收为5.011亿元,同比增长107.8%。
毛利为3.629亿元,同比增长89.6%。
产品研发费用为2.295亿元,同比增长153.1%,
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2.6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9.6%,
运营亏损为5.751亿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3640万元人民币,上季度运营亏损为4.290亿元人民币。
归属股东的净亏损为5.662亿元,上季度为4.216亿元。
艺龙第三季度财报:
净营收为3.015亿元,同比增长2%;
净亏损为5830万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5040万元。
(以上数据,引自各公司季度财报)
看完这几份财报,有点惊讶,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从体量上来说,毫无疑问携程依然是老大,只是途牛经过两个季度的运营在增长速度上确实有点超出小编的预计,而去哪儿也终于超越艺龙做到酒店预订量的第二把交椅。
除艺龙外,其他三家的营收增长都非常明显,去哪儿甚至是超过了100%,机票、酒店、组团、自由行各个板块的增长数字都非常漂亮。看到这里,小编已经猜到再往下看,必定是毛率下降,甚至是亏损。当然,OTA财报显示亏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携程的亏损今年已经是连着第三个季度。只是,以前只有携程一个玩家,而现在这种一边“烧着融资”,一边“制造漂亮数字”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游戏规则,因为这被称之为“战略性亏损”。
不过,非常欣慰的是我们依然看到每家都花了大量资金在产品研发的部分。携程表示其开放平台已经整合了约1000家酒店供应商、国内前600大机票供应商、以及800余家旅行社的产品。途牛也表示其在5座城市开设了新的区域服务中心,第三季度将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开设更多区域服务中心。相信,这些都将为明年的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虽然,2014年的OTA似乎比2013年“闹得”更厉害,也搞得我们旅游编辑越来越像狗仔队。各种合作、互掐、收购、甚至是撕破脸,让小编都要跟不上节奏了。但只要游戏规则不变,2015年将依旧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