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赴南极旅游人数为37人,2014年已达到3367人,增长近十倍,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位居全球第三。想来也是,除了德迈、极之美这类做极地的专家,还有各大旅行社旗下的高端品牌、私人俱乐部等都在觊觎南北极旅游市场这块刚刚为人乐道的市场。
今年11月就有这样一个“南极低碳之旅”百人团,他们:
那么,问题来了。
这是怎样的一个团组,可以如此风月地玩转南极,又是谁一手策划了这样一个团组?小编一一为大家揭晓幕后故事。
主办方是谁?
上海中旅国际、上海中旅侨务、海达路德邮轮之旅、华府艺术空间、上海元庐生态园、柒摄影、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团员是谁?
他们在南极做了什么?
1.碳补偿证书颁发仪式
2.华府艺术空间“极光墨海”中国水墨艺术画展
3.倪益瑾先生《祖国万岁》摄影作品交流活动
4.蓝丝带南极行动
5.艺术家现场作画及关爱上海自闭症儿童教育捐赠仪式
6.极地艺术品拍卖会
7.首届“极地低碳之旅”国际摄影大赛
8.大世界基尼斯《赴南极规模最大的民众低碳旅行团》之最证书颁发仪式
9.“给未来十年的信”封存仪式
10.执行WWF、创绿中心与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指导的南极课题,等等
各种专题讲座:
1、摄影与生命摄影—— 著名摄影家陈峰
2、讲述中国水墨艺术 —— 当代艺术评论家鲁虹
3、今天的浦东希望的上海 —— 上海市原副市长周禹鹏
4、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 马永健
5、龙井茶的故事 —— 龙井茶第五代传人应月萍
6、低碳之旅下一站:跟随达尔文足迹重走加拉帕克斯群岛 —— 高杰
问答:
上海中旅 高杰
TLD:既然是“低碳之旅”,行程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杰:从2009年6月倡议并践行北极低碳之旅开始,我每年都坚持主张用环保低碳出行方式开展南北极旅行。其中包括:客人要完成每天的个人碳足迹表,通过记录每天坐飞机、坐船和坐车的里程,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使用电梯的楼层、吃牛羊肉的分量,了解自己的碳足迹是如何形成的,回国后,自愿购买碳积分,实现碳中和。我们还自愿签署旅行自律,不喝瓶装水;自带筷子;减少换床单和毛巾的次数等细节。
我认为,旅行从业者有义务引领旅客共同开展文明旅行,特别是在南极这样非常特殊的目的地,就更加应该携手完成“环保旅行”。这样的旅行方式不仅能够让旅客在世界的舞台上得到更多尊重,对每个人的未来人生也会带来特殊意义。
TLD:作为此次行程的主要策划人,您的初衷是什么?
高杰:从2009年第一个北极低碳之旅的团组,当时只有10个人,到2013年7月的237人北极气候之旅。2013年10月我作为全球旅行社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在冰岛举行的第一届北极圈论坛,向联合国、北极圈国家首脑等介绍一个中国低碳旅行组织者眼中的北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南北极旅行已经站到一个“敬畏自然、尊重异地文化、低碳出行” 的高度。所以,现在我们希望更多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人参与到“低碳之旅”的项目中来,通过他们的视野和观点将环保旅行的概念传播出去。同样的,这些艺术家和企业家,在旅行的同时也需要一个平台来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TLD:您认为,您制作的高端旅游产品有哪些不同之处?
高杰:目前市场上高端旅游炒的很热门,一类是纯粹走硬件高端,顶级舱位/酒店/餐厅/用车等;一类是走主题高端,摄影/游学/潜水/高尔夫/看房等。这两类产品在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市场群体,而且我们相信在近一段时间内市场还将不断增长。愿意购买“低碳之旅”产品的消费者,首先他们是认同“低碳环保”这个概念,或者说是想要学习什么叫做“环保旅行”。所以,才会出现:旅客在海达路德游轮南极的13天行程里只换了3-4次毛巾、少吃牛羊肉、走楼梯、用手动刮胡刀,这种行为融入到行程中,人的善意就会升华,整个团队就会呈现出一个优雅、大度、文明的旅行气场。通过这种理念的认同,我们和旅客一起,体现自我价值,这也是旅行机构最好的品牌塑造。
TLD:您认为今后高端旅游市场的消费者在哪里?他们需要的是怎样的高端产品?
高杰:以前说到高端客户,大家都去找银行、精英俱乐部、房产投资会、豪车品牌活动,但发现僧多粥少。通过几次南北极活动,我们发现艺术 家和收藏家才是大笔资金的最后流向。而他们对于旅行的要求,就要考虑精神、创作层面以及互动上的需求。另外,与世界对话交流对于他们来说也很看重。所以, 这次南极的活动有很多展览、捐赠、证书,这些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是他们向全球展示自己作品的一个舞台,同时也是对于个人社会责任的一种肯定。
TLD:我知道,此次的百人团,您和您的队伍筹备了将近快一年时间。那么,作为普通旅行社在制作“低碳之旅”产品,如何能够将这种产品量化?
高杰:其实,“低碳”这个概念可以发生在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不一定只是在南北极这种特殊的地方才需要有这个意识。所以,“低碳产品” 的元素可以加入到任何现有的行程当中,例如:少乘电梯、入住绿色环保酒店、携带自己的餐具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你的客户亲身体验“低碳”,也许短短的十 几天就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有意识的成为“低碳”生活中的一份子。我们团队,作为旅行行业中的一分子,这也是一种骄傲。
TLD:“低碳之旅”每年只走1-2个团,您通过哪些方面来扩大品牌的知晓度?
高杰:这次,我们充分利用了“微信”这个平台,100个客人在朋友圈传播每期的“低碳之旅”公众微信,客人的高度决定了我们的视野。在南极的13天时间,我们团队共发布10条实时播报信息,内容涉及团员的各个方面。同时,在船上,我们也出版团员轮流主编的南极日报,以投稿和文字图片报道计,100位中国旅客的参与度达到85%,104位外国旅客的参与度达到21%。这些小细节,其实不仅能够提升客户的体验度,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营销。另外,这次行程我们也邀请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冠军和摄影媒体跟踪拍摄,在视频和杂志媒体上做一定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