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 站上冰雪旅游新风口的东北 能否成功逆袭?

  
站上冰雪旅游的新风口,东北正是赶上了好时候。

内容详情:

天气逐渐冷起来,冰面吃火锅、雪地冻饺子,东北独有“神操作”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银装素裹的东北地区也变身爱雪人士的天堂。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冰雪”成为了贯穿全年的旅游关键词,热度可谓是只增不减。

 

冬奥效应使得世界再次聚焦中国冰雪旅游市场,除了海外目的地进入中国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北方的各大省市也在打“冰雪”牌。考虑到冰雪旅游成本往往高于普通的观光游,相比于价格较高的北欧、北美,在国内看雪玩雪,无论从时间还是花费上来说都是非常划算的。东北地区依靠顶级自然资源和独特民俗文化加持,在近两年迅速蹿红。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的东北地区自由行大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东三省的旅游热度已经有了超过100%的增长,而其中黑龙江更是达到152%。

 

 

近期,马蜂窝发布了《2018—2019年中国省域自由行大数据系列报告·黑龙江省》,具体剖析了黑马目的地——黑龙江一年来自由行的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东北三省中黑龙江旅游热度排名第二,热度涨幅第一,其中省内热度涨幅最高的景点为亚布力阳光度假村,增幅达414%。

 

在亮眼的数据背后,东北地区的旅游发展,其实走得并不容易。

 

时间倒退回2017年末,一篇驴友控诉中国雪乡宰客的文章在旅游圈疯传,进而引起了社会舆论热议。雪乡位于黑龙江牡丹江市,因大热综艺《爸爸去哪儿》而红,却频频爆出天价房费、临时加价、黑导游等问题,逐渐发酵成景区一大污点。事件发生后,雪乡游客急速下跌,订单量降至8年来最低,对整个省乃至东北地区的旅游业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为此,省旅游局进行了严厉的督察整改,景区内的住宿和餐饮都进行明码标价,因为景区承载力有限,居高不下的物价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中国雪乡(图源:网络)

 

前脚景区治理刚刚结束,全国范围大整改又来势汹汹,黑龙江省不敢松懈,一年来明察暗访不停。2020年新年第一天,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一行五人再次暗访中国雪乡旅游风景区进行调研,看来黑龙江省这次是铁心要挽回雪乡的声誉。

 

透过雪乡事件,背后暴露出东北旅游发展的症结所在,是业态的陈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平衡。东北拥有冰雪旅游资源的“金钥匙”,但未尽其用,亟待破局。

 

只停留在靠名声吸引游客,不是一个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东北幅员辽阔,很多小而美的景点还不为人知,这就需要各地旅游局多多 “走出去”。此外,景区要收一收粗放式的经营模式,无论是从产品还是服务来说,都不能再重蹈雪乡的覆辙了。

 

又一个雪季来临,东北各地又忙碌了起来。黑龙江省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冬季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冬季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漠河北极村用冰雪打造的特色“冰雪旅馆”正式开业,而中国雪乡在整改后焕新归来;吉林省更是卖力,在这个冬天邀请了一大批直播平台的网红赴吉林体验冰雪旅游和运动,又将旅游推介会开到了泛珠三角区域;而辽宁省将温泉作为附加卖点,迎合了康养旅游的新趋势。

 

吉林冰雪旅游推介会在广州举办(来源:南方网)

 

另一方面,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完善,使东北旅游发展大大提速。高铁途经各大景点,使景点的集群效应逐渐凸显。例如2018年底通车的哈牡高铁,串联起中国雪乡、横道河子虎林园、威虎山影视城、镜泊湖等知名旅游景区。高铁通车后的两个月内,每日乘高铁前往景区的游客数量明显增长,由开通初期的日均500余人上升至1400余人。

 

站上冰雪旅游的新风口,东北正是赶上了好时候。若能抓住机会,相信东北可以让“冷”冰雪成为“热”资源,来一次华丽的逆袭,成为推动中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实力玩家。

未经旅业链接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