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疫情严重,欧洲摇摇欲坠,旅游业恢复仍旧道阻且长|系列报道(十二)

  
想方设法的“云”旅游和转型微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答案似乎颇为复杂……

内容详情: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旅业所遭受的损失在逐渐攀升,而产业恢复的形势则仍旧面临着重重障碍。有序进行的复工复产中,并不包括旅业从业者的身影。还围困于家中的旅游人,在守望着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想方设法的“云”旅游和转型微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答案似乎颇为复杂……

 

 

从优等生跌落到差生

只需要一个新冠肺炎

 

旅游业曾经是个“年度优等生”,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去年预计全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收入5.7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和11.7%。入境旅游人数1.45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和3.3%,入境过夜人数和外国人入境人数分别增长4.5%、4.4%。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5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

 

然而近期新冠肺炎影响下,根据有关专家预计,2020年国内旅游减收1.18万亿元。这个曾经的优等生俨然成了需要被帮扶的对象。为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开的会议中,特别提出了要帮扶住宿餐饮、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

 

那么如何缓过劲儿来,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尽快重启业务,就成了每个旅业人都在寻找的答案。

 

 

出境游恢复时日未知

国内景区开放小心翼翼

 

当今世界全球化深度和广度已经远超想象,疫情影响和波及的范围,也远远不止中国。随着国外疫情的扩散,为出境游的恢复时间彻底画上了大大的问号。

 

2月25日下午,从韩国抵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韩亚航空OZ349航班上发现了3名中国籍发热旅客,韩国累计确诊病例1146例,港澳台纷纷对韩国旅游发出警示;

 

同日,拉丁美洲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该男子从意大利回到巴西;德国参议员表示如有必要将会封闭柏林;而意大利北部城市此前已经封闭了一些景区和城市;国际奥委会高级成员宣布若疫情5月下旬得不到控制,东京奥运会可能会被取消……

 

国际奥委会(IOC)前高级官员迪克-庞德表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5月下旬得不到控制,2020年东京奥运会可能将被取消,而不是推迟或换城市举办。(图片来源:环球网)

 

全球疫情走向尚不可知,中国是否会出现反向输入病例成了大家共同担心的问题。这更是让境外出游的恢复,雪上加霜。

 

而如何在恢复期重建信心,避免过度歧视和恐慌,需要的不仅仅是旅游业者的呼吁和努力,更是全球都要共同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与出境旅游全面暂停相比,国内景区开启了小心翼翼地恢复之旅。2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了关于印发《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通过分时预约、控制人流、体温检测、要求游客佩戴口罩游览等措施,进行防疫管理。据报道除杭州西湖等免费景区外,北京香山、北京园博园等知名售票景区已在2月开园,3月初,将有千余家景区开门迎客。

 

已在家闷了许久的居民,瞬间点燃了周边游的热情。根据网友拍摄,北京香山游览线路遭遇堵车、武功山游客爆满等等情况甚至登上了热搜。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防疫管理,有序恢复变得十分重要。

 

北京香山景区出现堵车现象(图片来源:微博网友)

 

腾讯文旅第一时间推出了抗疫复苏行囊,为景区园区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加强景区运营管理,提升游客体验,保障游客安全。数字化方案中包括了游客实名制与信息采集、景区入口测温、线上博物馆、疫期协同办公、线上营销五种方案。

 

已经开园的诸如敦煌莫高窟、八达岭长城等都采取了网络预约购票的方式来疏解客流,同时入园提报专属健康二维码也成了另一道保障。整套智能体温测试系统外加测温人脸识别系统,将漏洞掐灭在源头。景区防疫之路,开始慢慢步入正轨。

 

一片寒冬之下,覆盖全国30个省市,195个城市的1067个景区针对医护人员免票的暖心措施,为复苏的旅游业抹上了一丝亮色。

 

疫情过后

旅游产业是否会发生改变?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结束后许多习惯必然会被改变。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已经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的习惯可能也从此养成。

 

而此次新冠疫情,对旅游业造成的冲击可能远超03年的非典,哪些方面将会改变?

 

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张辉认为,此次疫情过后,度假旅游和自然康养旅游将会大幅增长,自然地理尺度大的地区如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区也会出现大幅增长。

 

而旅游业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改变呢?

 

参加旅业链接战疫直播间的多位大咖都表示过,疫情过后的旅游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熬过寒冬的企业,必然都是有一定能力的。穷游网创始人肖异在此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表示:“疫情只是按下暂停键,改变不了自由行市场的渐趋成熟。疫情过后,全行业更要整体优化旅游上下游产业链的沟通与协同关系,提升抗风险能力。

 

接下来旅游企业要做的事情,可多也不多。静静地蛰伏,扛住现金流压力是一方面,而布局下一个爆发点,自救和国家救助相结合是另一个方面。

 

积极谨慎推进旅游业恢复,做好防疫措施,重塑安全旅游的形象,尽早走出疫情阴霾,需要每个旅游人共同的努力与坚持。

未经旅业链接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