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费、培育入境游 让这些“内生力”托起疫后旅游业 | 系列报道(二十六)

  
对旅游业来说,从野蛮生长到华丽转型,疫情或许是关键转折点。

内容详情:

距离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已经过去将近两个月了,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经有多省确诊病例清零,被压抑太久的旅游业终于见到了一点希望。

 

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文旅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文旅部正“有序开放、狠抓线上、帮扶企业”,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已超过30%。

 

 

河南开封一景区复工,工作人员都戴上了面纱口罩(图源:@清明上河园官方微博)

 

而旅企开工同样在安全有序地推进,这两天,四川、甘肃、浙江、江苏、河南等地也传来恢复省内游的好消息,旅业链接(Travel Link Daily)记者发现,不少上述地区旅行社的业者在朋友圈兴奋地转发了文旅部的通知,而此前复工陕西、上海、新疆地区业者,已经在朋友圈开始宣传省内踏青、自驾游的相关线路和产品了。

 

 

(来源:相关地区旅行社业者、微博@全景洛阳)

 

疫情发生后,整个旅游产业不遗余力地自救,但事实上,很多业者对于未来的工作还是比较迷茫。越做越红火的出境游被海外疫情无情切断,人们对于出行和旅游的信心不足,疫情后面临着业务转型和优胜劣汰,这些都是无形中的压力……

 

然而“危”中有“机”,针对疫情之下严重受挫的消费市场,政府及时推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另外在国家层面,有一则消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近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的相关意见,为疫情之后旅游业发展点明了方向。

 

 

刺激消费:多元营销仍是大趋势

 

让产业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当务之急。发改委表示重振文旅和餐饮消费将成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目前实行的景点免票、低价预售、发放消费券等方法一段时间之内或许能弥补一些损失,却并不是长久之计,恢复健康的盈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将游客被压抑的旅行需求,直接转化为“下单”,而不仅仅是“加入收藏夹”,这就要考验现阶段目的地机构、企业在特殊时期的营销策略。

 

“疫情并未使旅行需求消亡,它只是被延后。”携程CEO孙洁曾这样说。携程的“旅游复兴V计划”在发布两周后开始取得成效。最近,携程和“嬉游”合作,又促成了一次“口红营销”——这位旅游圈的“李佳琦”,用一篇推文,让3000份上海卓美亚酒店预售套餐在半小时内被抢光。

 

据携程介绍,为了本次预售活动,急速菜菜亲自去了趟上海的卓美亚酒店,并为酒店现在经营的萧条现状触动。除了和圈内KOL合作,携程利用流量优势,通过官微推送帮助许多酒店带来几百万预售交易额。

 

 

评论区有不少人留言希望推出其他城市的房券(来源:嬉游)

 

对于旅行社来说,培育私域流量是疫后重拾客源的制胜法宝。广之旅副总裁文爽在近期举办的“国内旅游市场振兴与目的地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广之旅在疫情后营销方面的几个举措:“内容为王”的新媒体营销、全力培育两微一抖;私域电商开发;KOC和金牌店长直播带货;另外,广之旅品牌的“小红花”IP产品深受大家喜爱,今后还会全力打造相关系列文创。

 

 

重建形象:文旅融合和入境游培育

 

近年来,中国正在全力开放旅游市场培育入境游,让世界看见中国、到访中国,出入境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正在逐步改善。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入境旅游人数1.45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

 

在2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实施意见》中,也特别提出了“改善入境旅游与购物环境,积极研究出台便利外籍人员入出境、停居留的政策措施。”、“创新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模式,编制前瞻性入境旅游营销战略规划”。这份《实施意见》,对疫情后复苏入境旅游、推动入境旅游消费供给侧结构革新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我国的一些省市在政企合作发展入境游已经做出了示范性的成果。海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对59国实行落地免签,为了解决大批国外游客无法便利使用“扫码”等移动支付服务问题,海口当地银行组织腾讯金融科技和光大银行,试点上线了入境游客移动支付服务便利化项目,无需开办银行卡就可以方便使用移动支付。

 

港籍入琼人士在为微信支付账户充值(图源:海南日报)

 

携程的《2019国民旅游消费报告》指出,2019年入境游十大热门城市中,除了北上广三个国际化大城市,口岸开放度高的深圳、青岛、厦门和文化底蕴浓厚的成都、杭州、南京、西安占据了其他七席。

 

(图源:携程)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面对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以旅游为载体,让文化深入人心。挖掘地方独一无二的文化属性,用适合客源地受众的推广方式做好“包装”,才能让入境游推广不流于表面。在产品销售上,最好能够直达海外销售渠道,例如凯撒旅游去年与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达成合作,利用其8家海外分支机构,助力其推广“故宫以东”大IP下文旅产品。

 

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建议的“管旅游首先管市场推广,要培育和维护旅游目的地形象,不断提升在目标市场的到达率和有效打开率”,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异彩纷呈,即便各省市都拥有一个甚至多个在国内家喻户晓旅游城市(区域),但从入境游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单一城市旅游形象培育上还需要多加努力,让独立的城市走出中国甚至扎根海外进行宣传,正如很多海外目的地在中国所做的一样,这是未来的趋势,也是一种必然。

 


 

都说旅游业“靠天吃饭”,充满不确定性,这次的疫情让全世界的旅游人深有体会。然而在混乱结束后,一切都要重新来过,很多趋势和机遇已经摆在了旅游人的面前,我们需要做的是抓住它们,实现逆风翻盘。这一次,我们要华丽归来!

未经旅业链接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