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寒冬之下,有诸如百程、世界邦这样的知名企业倒下,令人唏嘘遗憾;而最近国内出现的第二波疫情,更是让本来已经提上日程的跨省游继续沉寂,旅游业复苏遥遥无期……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越来越多来自圈外的“熟悉面孔”,带着雄厚的资本和流量悄悄入局旅游,对于他们来说,旅游经济的低迷或许是“抄底”的最佳时机。而相应地,传统旅企也在做出改变,积极应对疫情之后的行业大洗牌。
京东、拼多多、滴滴……巨头谋求分食蛋糕
自4月开始,已经有京东、拼多多、滴滴三家知名企业扩大了在旅游领域的布局,或是加大投资、开通新业务,或是直接成立公司,分食旅游产业蛋糕的意图十分明显。
五一之前,京东4.5亿元战略入股凯撒旅业,成为第三大股东。除了实打实的认购股份,京东和凯撒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利用各自的业务优势,探索“互联网+门店”产生互补效应。对于入股凯撒旅业,京东方面表示虽然今年年初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旅游行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公司始终坚定地看好中国旅游业全面复苏的潜力,并持续推进旅游板块业务的布局。京东意图将自己在途牛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凯撒集团,不过凯撒并没有立刻接盘的想法,只是保留了优先购买权。
双方合作第一个落地动作是凯撒体育入驻京东旗舰店。众所周知,凯撒具有东京奥运会中国辖区的票代资质,这也就意味着京东掌握了奥运相关的旅游资源。尽管东京奥运会延期至2021年,作为东京奥运会中国奥委会辖区官方票务代理机构,凯撒旅游的票务代理身份及相关权益,依然将随着东京奥运会的延期同步顺延。
去年5月,凯撒旅游2020年东京奥运票务运营工作启动(图源:网络)
市值超过京东的“黑马”拼多多,同样在旅游领域有新动作。首先是在APP中低调上线了“飞机票”业务,这是继去年12月上线火车票之后,拼多多布局大交通业务的又一举措。早些时候,拼多多与机票供应商51BOOK达成战略伙伴关系,机票业务的上线也被认为是双方合作的延续。
在即将到来的618活动中,拼多多更是开足马力,特别开辟了旅游促销会场。除了火车票飞机票,还包括景点门票以及跟团/自由行产品。机票不是一个赚钱的业务,与携程、去哪儿、飞猪相比,拼多多并不具备很高的市场份额,而拼多多的意图显然不在于此,618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看到了拼多多试水在线旅游(OTA)的“野心”。
滴滴则是悄悄成立了一家旅行社。5月20日,北京小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包括了境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旅游信息咨询;火车票销售代理;航空机票销售代理等。
滴滴方面回应称只是一次正常的工商变更,不过业界普遍猜测,滴滴即将杀入旅游市场。滴滴涉足旅游圈已久,曾与华住、洲际、Booking等有过合作,未来利用在旅游出行领域积累的经验,开辟一些新业务,也是大有可能的。
(图源:网络)
迭代餐饮门店?网红MCN?传统旅企加快升级
为了适应旅游行业的新风口和趋势,传统的旅游企业则积极调整业务,挖掘新的增长点。
凯撒旅游5月宣布推出迭代门店“觅MI LOUNGE”西餐厅,探索新零售模式。该西餐厅位于北京朝阳合生汇商圈,集茶、咖啡、酒、餐、旅游等于一体,可举办茶会、商业洽谈、小型商业会议、主题沙龙等。近年来凯撒不断深入布局文旅,此次从新零售角度打造的迭代门店,正是凯撒对文旅融合新业态的探索。
(图源:网络)
众信旅游在本月宣布了重要的人事变动——众信旅游董事长冯滨将兼任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战略发展落地并主持经营管理工作。冯滨自2016年9月至今,一直担任众信旅游的董事长。在疫情重创之下,冯滨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众信走出困境。
众信旅游表示,冯滨回归总经理岗位后,将率领集团加快众信旅游技术研发和应用,继续扩充自身渠道,延伸旅游相关产业链。过了一段时间,众信旅游随即宣布投资创建的MCN机构“众信方舟”投入运营,正式进军网红直播产业。众信MCN刚刚发布了面向旅业招募学员的信息,计划培育一批行业出身的电商主播,看来已经是做足了准备。
(图源:众信旅游发言人)
MCN机构遍地开花,但针对旅游行业,特别是旅游直播领域,此前还未出现过广为人知的先例。MCN对于旅游直播来说意味着什么,还需要慢慢摸索。
主营出境游的华程国旅集团则转而聚焦国内旅游业务,通过与国内目的地、航司的合作,打造“航旅一体化”旅游运营模式,据悉,集团正在为国内业务团队招贤纳士。最近,华程国旅集团与龙湖智慧服务集团建立了全国范围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双方目前主推产品目的地为三亚、丽江、桂林、厦门、西安等等,诸如此类的旅游异业合作,更为疫情后的旅游企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复苏力量。
疫情让整个旅游行业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业重建,催生了一批新的旅游生态,也捧红了以互联网为根基的种种营销手段。疫情催生行业大洗牌逐渐拉开帷幕,旅游企业无论大小,必将经历转型的阵痛和磨练,未来如何,且行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