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返校不久的“神兽们”又将迎来假期,加之高考刚刚结束,亲子家庭和Z世代的大军有望带火今年的暑期旅游市场。
一场疫情让人们更多关注旅行的私密和安全,随着省内游恢复、跨省出行限制减少,选择自驾出游的人越来越多。不难发现,最近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房车、营地产品。这波房车营地热对于旅游业来说,值不值得深挖呢?
房车存在感持续攀升 旅企加码产品
房车在高考期间就刷足了存在感,河南郑州的一家人把房车开到了考点,给孩子陪考。通常情况下,每逢高考,考点周围的酒店就会出现房源紧俏的情况。相关企业关注到了市场需求,纷纷推出了高考房车产品。
对于休闲旅游来说,房车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房车订单环比清明期间增长了600%以上;端午期间,房车更是备受青睐,热门地区包括广东、浙江和上海。为此,携程已上线两百多条房车旅游线路,覆盖上海 、三亚、深圳、广州 、成都、重庆、昆明、杭州等城市及周边。
韩国也有类似的房车热潮。据韩国MBC电视台报道,疫情过后,韩国选择房车过夜的人越来越多,相关产品的销量也比去年增加了七倍多。为减少与他人接触,很多人不再选择去住酒店,反而更喜欢独立度假别墅或者房车。
旅业链接(Travel Link Daily)发现,最近这几个月,许多做国内业务的旅行社业者都开始推出房车小团或定制产品,主要面向4-6人的亲子度假、朋友同游。房车作为一个交通住宿餐饮集为一体的工具,与旅游活动相结合,行程规划相对自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产品中还配备了房车领队,旨在帮助房车新手的客人打消顾虑。
露营文化走红 新选手以营地入局文旅
随着房车走红的,当然还有露营文化。
说到房车就不得不提到营地,旅居车露营地是房车的补给站。数据显示,我国的汽车房车露营地数量在近三年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总量放到庞大的地域面积上看其实并不是很多,还有许多房车营地受政策影响而关闭。疫情过后,房车旅游前景利好,或许能够帮助营地恢复生机。
(图源:网络)
除住宿功能之外,更宽泛的营地形态往往还具备了文化、教育、探险等其他属性,符合当下文旅融合的趋势。大家熟悉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就打算以营地形态布局文旅市场。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中国国家地理》力图开启新的探索方向:整合其强大的品牌资源,打造有中国地理文化内涵的本土营地公园。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营地)
据悉,首个营地项目已落地淄博,将于2020年10月前正式开业。营地分为地理文化互动体验馆、户外探索基地、系列运营活动等几个板块。此外,团队还走访了云南昆明、香格里拉、丽江等地进行新营地选址,梳理大滇西环线的旅游资源。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房车产业起步较晚,市场尚显稚嫩,亦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业内人士指出,供给端“不给力”是限制房车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可用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房车数量及车型仍然较少,本身供给有限。房车配套设施比如营地、向导、维修产业链急需完善。此外,行业规范、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更是激励房车游市场进一步壮大的关键。
房车游凭借“零接触”、“一家一车”的优势,必将在疫情后收获短暂的热度,对旅游业来讲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旅企借此开发相关产品,有助于将这种小众出游方式推向市场,让更多人所知。相信随着房车的出行方式走入寻常人家,会有更多人愿意体验房车旅游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