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航班”遭热捧,只为坐一次不会飞的航班……为何旅游也要“代餐”了?

  
随着疫情好转,人们对于旅行的期待值越来越高。

内容详情:

随着疫情好转,人们对于旅行的期待值越来越高了。最近,有一则新闻引起了热议——台北的松山机场推出了一项名为“假装航班”的活动,联合长荣航空、华航为旅客提供完整的出境乘机旅行体验,但是航班不会真正起飞。

 

 

飞机不飞为了啥?

 

“假装航班”一次体验全程持续约3个半小时,旅客能够办理登机手续、通过护照检查和安检、登机、坐在飞机上休息,甚至还会发飞机餐。除了航班不会飞,基本上平时在飞机上能做的事情,在这趟航班上都可以做到。

 

(图源:微博)

 

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大部分人都减少了非必要旅行,乘飞机更是鲜有的事。没想到松山机场这个活动出乎意料地受到市民的欢迎,共吸引了7000多人报名,最终有180位旅客分成三批参加活动。松山机场副主任表示:“没有机会乘坐松山国际航班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体验和了解更多的登机流程和相关服务设施。”

 

对此,网友的态度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波人表示非常怀念飞机上的体验,下机后可以去免税店购物也非常诱人;另一部分人觉得毫无意义,飞机不起飞感觉就像延误了一样。

 

 

单纯坐在飞机上享受一些机上服务并不猎奇,以往也有航空公司把机舱选为机上新服务的发布场景,邀请行业内的人员参观,但是像是松山机场的这种公开活动确实罕见。

 

“假装航班”的性质,实际上有点像现在炒得很火的代餐食品。代餐食品是能够代替正常餐食的一些物质,吃了之后会有较强的饱腹感,从而降低进餐欲望。“假装航班”则是高度还原乘坐飞机的体验,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家被疫情压制的旅行意愿。

 

 

目的地也可以“代餐”

 

且不提这个略显奇葩的航班,“马尔代夫某某分夫”的梗,相信旅业人都很熟悉了。其实这个梗的主人也是做旅游的。

 

 

来自旅游业的创意,被网友发挥得五花八门。

 

 

“渝尔代夫”火了,对于国内游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营销热点。虽然马尔代夫已经开放了边境,现在出境度假毕竟不太现实,很多旅行社都把国内的目的地包装成了马尔代夫“代餐”,日照分夫、蜈支洲岛分夫、青海分夫相继营业……其中青海的东台吉乃尔湖已经成为了一个新晋的网红景点。

 

东台吉乃尔湖(图源:网络)

 

也有人认为,这种“代餐式”营销对于城市来说有一定的损害。比如重庆,先是拿《千与千寻》炒作洪崖洞,现在又是“渝尔代夫”,不免让人反感……不过这些景点都是重庆自己的旅游资源,适度玩梗无伤大雅。

 

 

随着旅游解禁找回信心

 

在疫情早期,旅游业完全停滞,加上人们害怕感染,出游信心基本是0。有不少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开展了线上活动,“云旅游”和在线体验盛行。例如Airbnb就在疫情期间力推线上体验,类型涵盖运动、美食、娱乐等多个领域;7月24日,他们还将推出“奥林匹克运动员线上体验夏季盛会”。

 

Airbnb爱彼迎“线上体验”5月向中国用户开放(图源:Airbnb爱彼迎)

 

海外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开放,对于解禁程度较低地区的游客来说是无形的吸引,现在大家不愿意只宅在家中“云旅游”了。迫于种种限制,真正期待的长途旅行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去选择一些与原定计划类似的目的地或体验,来满足自己的旅行愿望。

 


 

无论是“假装航班”、还是各色的“马尔代夫分夫”,都是疫情之下的特殊产物。当下旅游的“代餐”在市场上收获了不错的反响,正是代表游客出游信心在一步步恢复。疫情的负面冲击越来越小,这对于旅游业来说,着实振奋人心。

未经旅业链接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