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跨省游恢复近一月,那些被低估的银发族

  
老年人是否能成为疫情之后旅游业的“救命稻草”?

内容详情:

跨省游恢复已满月,在这个短暂的暑期中,业者们似乎看到了一些昔日旅游旺季的影子。事实上,跨省游市场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由于疫情防控的缘故,针对学生、公职人员等群体的特殊政策导致他们难以出省,成为跨省游进一步复苏的“拦路虎”之一。

 

这种情况下,行业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些不差钱且时间充裕的客人身上,而这样的人,在疫情期间只会越来越少……

 

不过有这样一类人,近到市郊采摘农家乐远到英伦风情14日游,你永远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这类人的出游热情,似乎也并没有被疫情削弱——他们有钱有闲、想走就走、热爱“诗与远方”、“网上冲浪”潮得很。

 

没错。在疫情后第一时间报团出发、为各地旅游业复苏贡献数据的,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是否能成为疫情之后旅游业的“救命稻草”?而随着当代老年人越来越会玩,如何服务好银发族,也将成为旅游行业的全新挑战。

 

人口庞大且有闲有钱

 

单反,大爷最后的倔强;丝巾,大妈最后的骄傲。

 

图源:网络

 

这个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段子,不仅刻画出老年人的旅游习惯,同时也是“银发族”消费升级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各种为老年人服务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了所谓的“银发经济”(老年经济)。这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有关,《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最高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接近30%。

 

银发经济的井喷和老年人口增加,长久来看对于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回到当下,老年群体对疫情后旅游业的恢复同样会起到关键作用。

 

据全国老龄委调査,目前中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20%左右,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对于疫情后急需“回血”的传统旅行社来说,只要老年人还愿意出来玩,旅行社就有生意可做。

 

随着消费升级,老年人在旅游上也愿意支出更多。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旅游消费预计在明年将超7000亿元人民币,2016-2021年平均增速将达23%。

 

图源:艾媒咨询

 

老年人也做网络弄潮儿

 

老年人群的数字鸿沟逐渐消弭,银发族也能在抖音、快手、B站上闯出一片天。与此同时,老年旅游正在被互联网所影响着,出现了种种变化。

 

疫情以来线下活动受限,老年人逐渐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在线“云旅游”。

 

近日,趣头条发布了《新兴市场中老年用户旅游内容消费报告》,主要分析对象为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兴市场的中老年人群。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云旅游”成为了旅游文章分享的热门关键词,紧随其后的“跟团游”也是用户分享旅游内容的一大热词,新兴市场用户的出游习惯正被逐渐培育。

 

与此同时,老年人开始关注错峰出游(图源:趣头条报告)

 

更有一批老年人,在环游世界的同时,把自己活成了“流量担当”。

 

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时尚奶奶团”去年在抖音爆红,打破了大众对于中国大妈的刻板印象。她们身着旗袍周游世界,无论走到哪儿都是一道风景。

 

图源:微博@时尚奶奶团

 

疫情后银发旅游需提质

 

如今,越来越多网红奶奶、网红爷爷爆红网络,不禁让人反思,我们是否对于当下老年市场没有报以足够的关注?雷打不动的产品是不是已经落后于老年人的需求了?

 

时尚奶奶团的运营推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如今市面上面向老年人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多,但只是玩一玩、拍拍照、购购物,老年希望玩新鲜的,也希望老有所学。”

 

老年人的需求不仅限于出去看看,也并非始终价格为先。市面上已有的老年游产品同质化、中低端价位偏多,行程、饮食过于大众化,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而在疫情后旅游恢复初期,依然出现了不少老年人报低价团被骗的现象。

 

随着老年客群逐渐从大众走向细分,定制化服务更容易赢得市场。主打健康概念的康养旅游在疫后被看好,主推亲近自然、人员密度较低的“慢”产品,一定会受到老年游客的喜爱。

 

作为疫情之后宝贵的增量市场,银发旅游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但愿疫情结束后,这群可爱时尚的老人们,还能继续活跃在世界各地的美景中。

未经旅业链接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