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被低估的第N天

  
道理我都懂,但甘肃怎么还没火?

内容详情:

甘肃从不独挑大梁。

 

须以“大西北”抱团出现的方式,才能在旅游这件事上占有一席之地。

 

现今西北自驾环线多从西宁出发,以青海为主(图源:网络)

 

殊不知狭长如甘肃,收录了从高原到戈壁,从河谷到沙漠,从森林到草原的丰富地貌。

 

环西北可以7天走完,环甘肃却绝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西北偏北的沉默省份,不在意误解,不理会好奇,不关心讨好。

 

直到2020年,甘肃才缓慢地进入旅游人的视野。

 

 

什么是甘肃? 

 

刻板印象里,甘肃单薄得只剩一碗面。

 

“而且还是坐在骆驼上吃的那种。”

 

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图源:@风味原产地 甘肃)

 

偏远没错,“毕竟《全唐诗》收录的2000首边塞诗里,1500首都和甘肃有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图源:网络)

 

但甘肃也有心。

 

中国陆地的几何中心是甘肃兰州,以2500千米为半径画圆,中国大陆基本被包括了进去。

 

 

除此之外,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在甘肃交汇;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四大温度带在甘肃相聚;

 

中国五大植被区在甘肃碰面;

 

中国四大动物区划也在这里碰头;

 

道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在这里共处;

 

甚至希腊、印度、中东和华夏文明都曾在甘肃敦煌碰撞;

 

(图源:unsplash)

 

《长安十二时辰》中不退的拢右第八团在甘肃;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来自甘肃天水;

 

张骞通西域开辟河西走廊也是甘肃;

 

(图源:unsplash)

 

一碗拉面的历史不过百年,浩瀚的历史却早已在甘肃流淌了千年。

 

 

为什么要去甘肃?

 

中国国家旅游局“马超龙雀”(甘肃人都叫它马踏飞燕)出土自甘肃;

 

孤独星球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榜首是甘肃;

 

《纽约时报》“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全国唯一入选排在第17位的是甘肃。

 

(图源:unsplash)

 

以上对甘肃而言,都是虚名罢了。

 

甘肃四大区划:黄土高原、陇南山地、河西走廊与甘南高原,实实在在坐拥除海之外的所有风景。

 

(图源:网络)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在纵横交错间感受空间错落;

 

陇南雨水充沛,层林叠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说的正是这片秦地;

 

河西走廊最被人所熟知,祁连山脉苍茫而立,山丹军马场广阔昂扬,还有连绵的雪山与敦煌飞天;

 

在这里,迷人的武威、金昌、张掖与卫星发射基地酒泉沿廊而上,丹霞地貌更是诡谲多变;

 

甘南高原则以融合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而加倍独特……两个山头相距不过百米,一方是佛教寺庙一方是清真寺,山路中间牛羊缓步而行的奇特景观独此一处。

 

 

甘南拉卜楞寺 (图源:网络)

 

这份自南向北的壮阔,造就了甘肃的独特文化与饮食。

 

 

民谣重镇里甘肃有一席之地:

 

“西北偏北,牛马很黑。你饮酒落泪,把兰州喝醉”

“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

“未东去的黄河水打上了刹那的涟漪,千里之外的高楼上的你彻夜未眠”

 

甘肃的羊肉天下第一好吃(暂不接受宁夏、内蒙的反驳);

 

甘肃的瓜果实在飘香千里……

 

(图源:@风味原产地 甘肃)

 

所以到底什么人适合去甘肃?

 

民谣自愿推广大使/吃羊肉大赛金牌选手/自然风景依赖患者/吃水果届首席代表均可对号入座。

 

甘肃,向来不是旅游业必争之地。

 

甘肃,更像是顺带着匆匆经过的风景,只得片刻停留。

 

但如果你再深入一点,会发现甘肃之美,远未发掘二三。

 

不妨再近一点,在雷同的旅游产品充斥业界的2020年,为甘肃挖掘一些更深层次的亮点。

 

千篇一律的羊皮筏子、牛奶鸡蛋醪糟还算是最当地的体验吗?

丹霞地貌和嘉峪关戈壁如何玩出新意?

大西北环线如果抛开青海,甘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吗?

那些有些令人尴尬的草原晚会与歌舞是否可以放下了?

一到旅游旺季就捉襟见肘的住宿资源是否能跟上了?

 

总之,甘肃还在等,等独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未经旅业链接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