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办公”正式实施!是什么给了携程底气?

  
“混合办公”会在未来成为主流吗?

内容详情:

“未来,你可以边旅游边办公”。

 

早在2020年,梁建章已对“混合办公”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源:新浪视频)

 

早在2020年,携程CEO梁建章就已对“混合办公”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开始憧憬未来“混合办公”的各种可能性。不过对于梁建章的话,当时很多人认为只是一个美丽的假设,短期内实现并不现实。

 

但事实上,梁建章绝不是“口嗨”。

 

2022年的2月14日,携程宣布将正式推行“混合办公”制度。3月1日起,每周三、周五,携程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实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办公,即每周有1-2天,符合条件的员工可自行选择办公地点,既可以是家里,也可以是咖啡厅或者度假酒店等。最重要的是,薪酬和福利待遇保持不变。除了试用期内员工以及特殊工种员工以外,携程全公司均实施这一制度。

 

携程即将正式施行“混合办公”模式

(图源:搜狐)

 

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在打工人的圈子里刷了屏,很多打工人表示“羡慕极了”。

 

但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能保证工作效率吗?”“在家办公时,沟通能及时有效吗?”

 

对此,梁建章本人倒毫不担心,并表示:“相信携程不会是国内唯一推行‘混合办公’模式的企业,未来应该会有很多企业一起开展这样的模式。”

 

究竟是什么,给了梁建章这样的底气?“混合办公”模式的可行性究竟如何?

 

01.梁建章的底气从何而来?

 

如今梁建章的“运筹帷幄”,其实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与研究之上的。

 

早在2010年,携程便针对客服人员进行了混合办公实验。结果显示,“居家办公”提升了员工多达13%的绩效,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度也有着巨幅提升,工作离职率直接骤降了一半。

 

不仅是员工实验,当时梁建章还针对以上现象做了大量研究。并撰写了名为《在家办公的可行性:基于中国的试验证据》的研究论文,在美国顶尖经济学杂志《经济学季刊》发表。

 

由此可见,携程“混合办公”的火种,在12年前就已经点燃。而2020年疫情的到来,则给了梁建章继续实验的土壤。

 

去年8月9日至今年1月7日之间,携程开展了长达7个月的“2021混合办公实验”。共计1612名员工参与,其中还包括约400位主管。职能以互联网公司核心职能——产品研发为主,业务和职能部门也参与其中。

 

在此次“混合办公”实验开始时,并非所有员工都盲目叫好,有人表示:“兴奋,又有点担忧,担心生活和工作便捷会变得很模糊。”

 

但在实验后,员工们呈现了近乎“一边倒”支持“混合办公”的趋势。从数据上看,不支持“混合办公”的由1%下降为0.1%,中立降低5.3%,而强烈支持的员工占比提升6.3%,达到近60%。支持或强烈支持的员工比例高达87.4%。

 

据统计,大部分员工支持实施“混合办公”模式

(图源:携程黑板报)

 

实验后的调研中,71.9%的员工认为“混合办公”不会对绩效产生影响,相较于实验前,这一比例提升了3.8%;而主管中,这一比例更高,达到76%,提升的比例也更高,为10.8%。

 

这一预期也在实验员工的年终绩效结果中得以体现,各等级绩效员工占比没有明显变化,而离职率则降低了32%。

 

“人才流失让人很头疼”。梁建章早就深谙人才的可贵。此次的实验成果,则说明“混合办公”有很大希望成为携程留住人才、招揽人才的武器,也坚定了梁建章推动“混合办公”模式常态化的信心。

 

携程员工们支持实施“混合办公”的原因统计

(图源:携程黑板报)

 

在对于支持混合办公的员工的调研中,携程总结出员工青睐混合办公的3个最重要理由:

· 减少了通勤时间,时间利用更高效(93.6%);

· 便于平衡工作和生活(78.4%);

· 幸福度高,工作上更有创造力(75.1%)。

 

对此,梁建章表示:“如果一个城市平均每天有20%的人员采用远程办公,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通勤日的交通拥堵,车子少了增加了通勤效率,也会使得人们更愿意住在市郊。长此以往,近郊和市中心的房价总价可能越来越接近,近郊副中心更加繁荣。”混合办公制度的推广有助于减少交通堵塞,保护环境,又能缓解大城市高房价和地区间差异。

 

除此之外,作为人口经济学家的梁建章,自然也考虑到了“混合办公”模式对女性职业发展和生育率提升的积极影响。不少参与实验的女性员工对此均有感触。接受调研的职场妈妈潇潇(化名)表示,混合办公后,她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了,操心更少,而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反而让她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在员工满意的背后,以上积极的社会意义是梁建章更为看重的因素。

 

当然,单纯的实验对于学者出身的梁建章来说并不足够。在疫情期间,他相继前往20多个国家,对于“混合办公”的可行性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取经。通过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苹果、推特等全球互联网巨头的“混合办公”实例,他看到了这种方案在携程实施的巨大可行性。

 

在对于“混合办公”的大样本量实验与国外实例研究中,梁建章均得到了正面答案,服下了两颗实施的“定心丸”。

 

02.对旅游业发展有没有推动作用?

 

作为国内最大的旅游OTA平台,旅企巨头,携程提倡的“混合办公”若能在更多公司得以实施,究竟对旅游业的发展有没有推动作用呢?这是不少旅游人关注的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混合办公”能够使员工更灵活地安排出游。以目前携程的制度为例,每周三、五员工是可以自行选择办公地点的。而对于希望陪伴家人出游的员工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原本周六才能出发的周末游,可以直接将出发时间安排在周四晚间。

 

“混合办公”或让工作出游两不误照进现实

(图源:飞客)

 

对此,梁建章本人也不反对携程员工组合“三天小长假”。他表示:“只要周五的工作内容在当周之内能够提交,员工就有自主决定权。携程是做旅游的,希望更多员工和自己的家庭一起去休闲旅游。”由此可见,携程的“混合办公”模式无疑能增加员工的旅行幸福感,从而刺激员工的旅游的需求,带动旅游消费。

 

其次,“混合办公”的实施势必对于商旅消费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盖因在混合办公模式推行后,员工可以选择居住在距离公司较远的郊区甚至周边城市,家 - 公司的居住距离限制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当员工需要回到办公室时,免不了预订火车票或机票、酒店等等,自然而然对商旅消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混合办公”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商旅消费

(图源:搜狐)

 

此外,“混合办公”的实施,大概率会提升公司旅游、团建的需求。对于不少公司来说,除了工作上的往来协同,员工相互之间也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以促进公司文化与氛围的良好发展。而公司在采取“混合办公”模式后,随着员工在单位上班时间变少,与同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随之变少。如此一来,不少公司团体旅游与团建的需求则会随之增加,变相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可见“混合办公”对于旅游业有积极促进作用是一定的,但当更多公司实施“混合办公”时,会有很多变量出现。对于旅游业的促进具体能到什么程度,需要继续观望。

 

03.曲折探索,未来可期

 

表面上看,大量员工及网络“吃瓜”打工人对携程“混合办公”叫好,实施混合办公,是企业、员工及社会三赢的结果。

 

但事实上,这里面仍有不少不确定因素。

 

首先,对于公司而言,也有一部分员工表达了对于“混合办公”的担忧。

 

携程员工对于“混合办公”担忧的主要要素

(图源:携程黑板报)

 

在实验结束后的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着缺乏效率专注的环境更长的工作时间、会影响与同事的交流内网不稳定/使用复杂与难以管理在家办公的员工的五大担忧的职员依旧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生活和工作边界会变得很模糊”,这是“混合办公”亟待解决的难题。

 

此外,当大量公司应用“混合办公”后,其对于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变数。如若大量公司完全或大部分照搬携程模式实施“混合办公”,那固然对旅游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但这并不现实。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同,均可能造成较大的区别。“混合办公”对于旅游业的积极影响的幅度是无法预见的,这个变量取决于各公司如何具体实施“混合办公”。

 

但对于“勇士般”的携程而言,有挑战才会有动力,不会因为有困难就退缩。携程人力资源部方面表示,未来携程将通过设备保障、技术保障和管理保障帮助员工和主管适应和逐步获取到这一制度的优势,避免负面影响。同时,接下来公司将重点探索对员工赋能,提升远程办公效率和对主管赋能,助力主管加强管理能力。

 

“‘混合办公’正在变成一种全球性的趋势。期待更多企业拥抱变化,开始效仿和推广,这将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正如梁建章所说,“混合办公”出圈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期待着携程能在即将正式使用“混合办公”上取得重大突破。

 

未来“混合办公”模式能否在我国的各大企业广泛应用?对于旅游业会有怎样推动效果?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未经旅业链接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