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2013年7月刊 > TLD-13-07-24 > 正文

【业界声音】澳大利亚应如何面对挑战和发现机遇?

2013-07-24 17:11:23  |   来源:

摘要: 1999年,澳大利亚是获得中国开放ADS的首个西方国家目的地,如今ADS已增加到超过140个国家,许多国家和区旅游局视中国为首要入境客源市场。

 

西澳大利亚旅游局北亚区总监:倪健华(Johnny Nee)先生

 

澳大利亚应该如何面对挑战和发现机遇?

1999年,澳大利亚是获得中国开放ADS的首个西方国家目的地,如今ADS已增加到超过140个国家,许多国家和区旅游局视中国为首要入境客源市场。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业者和消费者市场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近日,作为澳洲旅游资深前辈来自西澳大利亚旅游局北亚区总监:倪健华(Johnny Nee)先生对于澳大利亚旅游市场的挑战和新方向做出了一些总结和心得来与业界做更多的分享。

 

澳大利亚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外部竞争力来看:

  • ADS不再是竞争力的体现。
  • 与其它长途飞行目的地相比,澳大利亚消费较高。
  • 许多新目的地带着可观的市场预算进入中国,弱化了旅行营运商对澳大利亚的注意力与忠诚度。

 

从内部自身来看:

  • 对于旅行社业者来说,由于利润降低等方面的因素,不再是主推目的地。
  • “组织性购物活动”的问题,特别是在团队游领域, 足以伤害澳大利亚高品质目的地的诉求。
  • 澳大利亚的旅游质量与服务普遍不符合中国游客的期望。

 

“单一目的地的概念”将成为新的趋势

澳洲统计局ABS的数据显示,2012年来澳大利亚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达到63万人次,增加了15.5%,取代英国,成为澳洲第二大国际游客来源国,占澳洲国际旅游市场的10.2%。这其中可以看到,中国市场依然在成长,但这其中消费者的族群已经开始变化,针对这一问题,Johnny表示:

 

中国游客消费习惯变化与趋势

  • 传统的、团队及大众化的市场仍然存在还有长时间的机会,尽管自由行或具有自由行想法的旅行者会增加。不论如何,澳大利亚应该专注深度旅游。
  • 澳大利亚应该持续努力说服旅行同业,专注于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来销售澳大利亚,不应只作为产品推广。
  • 当我们期待传统团体市场不会消失的同时,特别在二线城市,也预见 “第二轮中国游客”即将到来。

 

“第二轮中国游客”有以下特质:

  • 年轻化
  • 受过高等教育、没有语言障碍
  • 追求新体验与软性冒险
  • 倾向喜爱自由行旅游方式
  • 社交媒体、互联网运用熟练
  • 可能喜欢离开人群
  • 有些人曾经去过澳洲

 

针对这一市场,我们应该从以下着手:

  • 为不同的市场细分策划不同的产品
  • 提供没有后顾之忧的旅行计划
  • 利用照片与口碑推荐?口耳相传的力量
  • 吸引真正的消费者变成顾客来询问,而不是旅行业的强硬推销

 

澳大利亚的每个州或领地都有单一目的地的潜力,但是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单一目的地的概念已日趋成熟,更紧迫的任务是应以消费者自主需求为主导,而取代消费者被动接受服务的局面。

 

“第二轮中国游客”追求单点目的地深度体验, 观光重点可以是单一国家、一个州或一个领地。以西澳大利亚为例,我深信西澳单点旅游发展肯定是潜力无穷!

 

西澳大利亚旅游局北亚地区总监

倪建华

 

后语:

基于上述思考,西澳大利亚州旅游局正在与中国的旅游业者紧密配合,设计和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兼顾成本与体验的 高品质西澳一地的旅游产品线路。这些线路的目标客户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第二轮中国游客”。线路中既有高端住宿体验,又有特色当地美食品尝;既包含高端红 酒品鉴,又结合西澳特色产品售卖。可以说是一款能够满足较大群体需求又符合中国客人追求新产品消费习惯的一地游新品。

 

第一期产品取名“非凡西澳之首发季”。在上海推出试水,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接着,在今年暑假,我们又继续推出了“非凡西澳之观鲸季”;今后还计划推出“野花季”、“音乐季”等等更新、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中国赴澳旅游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它对我们所有的业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找准目标客户,如何区分市场细分,如何重新定位产品,如何找到新的销售渠道,我相信“非凡西澳一地游”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案例,供大家研究参考。



您可能感兴趣的相关资讯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编辑原创

浪漫马来,造就梦幻蜜月
来浪漫的马来西亚 享受浪漫蜜月时光
专访 | 帝国大厦观景台总裁:“我们的友...
帝国大厦,以其超过92年的品牌历史,已经牢牢成为“纽约市的代名词”。因此,来...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