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旅行社产业发展报告2014》,报告显示:在游客消费行为散客化、商业模式在线化的双重影响下,传统旅行社业正在淡出旅游经济体系的核心位置。基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旅行服务创新进程蓬勃发展则预示着一个旅游组织方式系统变革的时代正在到来,传统旅行社与旅行服务新业态的融合发展成为趋势。部分内容如下:
传统旅行社业务的不景气与在线旅游市场主体的不断的市场侵蚀过程,造成了旅行社行业普遍的焦虑。
目前全国实际的旅行社业务经营主体超过7万家,这些产业组织共同构成了现代旅行服务业的主体。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线旅游业务快速渗透。酒店和机票是最先被在线化的旅游产品品类,此外,旅游度假产品、租车、景区门票、签证等产品进入了快速在线化的进程。这些业务的经营主体,使得过去未纳入旅行社类别的多种旅游服务机构开始进入旅游服务业的范畴,传统旅行社的业务不断被新兴产业主体侵蚀,旅行社的外延正在经历被动扩充的历史阶段。
过去的旅行社是为适应涉外接待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商业主体。随着新世纪以来国民旅游消费需求的崛起,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和社会便利程度已经发生了巨变,以大数据、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以及青年一代价值观、消费需求的变化大大加剧了旅行社市场的变革,传统旅行社受制于沉没成本及滞后的政府行业管制,不但没有抓住变革时机,实际上还增加了对既有旅行社形态的黏着。
真正着眼于满足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核心诉求是企业持续生命力的核心
历史发展证明,旅行服务业并非只有旅行社一种业态,旅行社的形态变迁由旅游服务业的基础决定。旅行需求基础存量稳定增加,消费者散客化的消费方式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都为旅行社发展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尤其是旅游服务业已经定位为国家战略,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小康生活的载体的时代背景下,旅行社产业迎来发展变革的历史机遇期。
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过程中,旅行社随着旅行服务边界拓展而成长壮大,那些真正着眼于满足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核心诉求的旅游企业,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带有市场探索意义的市场主体是旅游企业持续生命力的核心。
新兴旅行服务机构的崛起表现出对于传统旅行社业务萎缩的替代效应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
传统旅行社业务与宏观旅游增长态势之间的不同构,说明了传统旅行社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的萎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新兴旅行服务机构的崛起与明显的替代效应。
技术和资本驱动旅行服务业快速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旅行社的货币资本、并购战略、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市场推广、产品研发和服务流程设计开始围绕科技应用的方向而配置。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以后,特别是所谓的“云计算”进入了概念普及化阶段以后,客源市场的终端表现形式开始具化为智能移动终端。
2013年全国在线旅游领域全部投融资(包括VC、PE、IPO、债券、并购等)42起,而今年截到6月20日,国内在线旅游行业共计发生投资事件39起,数量与2013年全年基本持平。资本拥有敏锐的产业嗅觉,在逐利的驱动下,快速涌入旅游服务业,带来了旅游服务业的快速融合,体现为密集的产业并购、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行为,技术和资本代表的产业期望极大的催化了在线旅游产业的增长,甚至滋生了投资者和企业家对于泡沫的担忧,但无论如何,这个时光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产业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