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 May
人物介绍:资深旅业猎头,业内从业时间超过10 年。与旅游局、航空公司等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案例分享:
小A是一名十年资深业内销售经理,最近得到了一家知名外资旅业公司的offer,offer的内容是:销售经理,带领团队,薪水上涨30%。结果是小A当场拒绝,理由是:薪水不翻倍,没的商量,宁愿不跳槽。一般这种情况,我会从中协调,给大家一个互相让步的空间,用人方提高些薪水,候选人降低些要求,前提当然是开出的薪水相较于目前薪水有一个合理的涨幅,然后再去争取更高的薪水。
这个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原因是:小A坚持认为目前公司给到的薪水远低于市场价格,自己应得的至少是目前薪水的两倍,那么问题是:
1、在目前待遇远低于市场价格那么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坚持继续干下去?
2、目前公司工作那么多年后却没有获得合适的职位和合理的薪水,是否是本人的能力问题呢?
3、应聘公司给予更高的职位和合理涨幅的薪水,为什么断然拒绝而不留后路?
面对更广阔的公司平台和未来更庞大的人员架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争取一个更高的职位,同时获得更高的薪水,这是每个人换工作的最终目的,如果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多数人会选择薪水,这并不是一个犹如鸡生蛋蛋生鸡般纠结的问题。而“合理”的薪水,这个范围到底如何定位,虽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大家普遍会把这个基准设立在高于目前薪水30%这个位置上。那么像小A这样自认为目前薪水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话,有没有可能获得理想中的薪水呢?
客观地说,任何公司都会以应聘者上一份薪水为参考,再结合目前职位的工作内容,也就是职位与候选人的匹配度,给出一个薪水价格,而并不是说,职位的上限预算一定能给到每一位应聘者,买卖双方双向选择,谁都怕吃亏。
所以,基本上小A的诉求很难得到满足,因为职业规划 的上升基本会呈现阶梯状递增,而不是犹如水柱状直上直下,每个水柱之间都需要有一个过渡,即便下一个跳跃会比现在高很多,那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是中间 需要一个过渡,只有先进入你想要达到的那个高度范畴内,你才能在下一步实现质的飞跃。如果小A能够接受调整后的offer,相信用不了多久,她就可以在本公司内部得到提升,或者在下一个公司得到她想要的一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仍旧守着这份自认为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职位默默等待所谓更好的机会,而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本可以利用这些等待的时间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Agent May点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阶梯状的良性职业规划让我们轻松获得合理合适的薪水,与其发挥最大的执念痴等下一个最好的机会,不如抓住眼下对你最好的机会,分分钟提升自己的身价,实实在在为下一步飞跃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