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最热闹的全民旅游季已落下帷幕,“十一”期间选择诗和远方的国人再一次刷新往年数据。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上报和提供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4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5.02亿人次,同比增长8.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8.12%。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放弃长途奔波的出境游,更多的游客对国内游充满了热情。也正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游客的出游选择。长假携父母、带孩子开车前往周边城市,直接进入娱乐设施完备的主题乐园也成为不少家庭游客的重要日程。
而正是看到“二孩经济”与主题公园市场不饱和的双重优势,促使海昌海洋公园这一本土乐园品牌再下一城,并已于今年“十一假期”正式试运营。
但事实上,已官方宣布将于11月16日正式开园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其实早在2017年的媒体发布会上,就曾表示会在今年暑假期间“开门迎客”。延迟开园的背后有着海昌怎样的打算?是抗击迪士尼这一全球乐园“劲敌”的客流收割,还是考虑到本土品牌运营模式的创新?为此,旅业链接(Travel Link Daily)记者采访到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公关负责人,了解到海昌品牌将在上海乐园阵地的具体“打法”。
图:十一期间来到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游客
Q1:相较去年发布会上公布的暑期开园,导致最终园区延迟开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目前已正式宣布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和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主题度假酒店将于2018年11月16日盛大开园。其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已于10月1日启动试运营;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主题度假酒店10月20日起接受预订。
关于园区延误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力求品质第一,希望开业时有一个完美的呈现,在游客心目中树立良好口碑。
Q2:从2015年宣布开工至今,上海地区实际上已经进驻了很多主题公园品牌,这其中不乏迪士尼乐园这样成熟的国际品牌乐园。海昌是如何看待与其他品牌的关系?
A:近几年,中国主题公园的建设呈爆炸式增长,以上海为例,随着迪士尼、法国达高主题乐园、小猪佩奇等重磅国际IP在上海强势布局,而与此同时已经形成规模的欢乐谷、上海海洋水族馆以及长风海洋世界等主题乐园也在无时不刻的“分食客流”。在亲子游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各类主题公园虽各有千秋,不过凭借差异化定位的同时也可形成集聚效应。
这就比如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与迪士尼乐园在旅游功能定位上有明显差异,但两者的旅游娱乐功能有互补性,完全可以分享旅游资源,共同培育周边区域市场。虽然双方存在一定的竞争,但也能在互相竞争、借鉴中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游客的舒适度和体验度。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园后,将与迪士尼并驾齐驱,成为浦东打造东亚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推动上海市成为世界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标杆性项目。
Q3:对比青岛、成都等比较成熟的极地海洋公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主要优势有哪些?在区域的设计上有哪些突破点?
A: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定位为世界级旗舰式海洋公园、中国 20 年海洋主题公园巅峰之作,为游客提供展示内容最丰富、展示形式最新颖、科技含量最高、体验与互动性最强、表演最精彩的世界级旅游产品。公园围绕海洋文化特色,分为人鱼海湾、极地小镇、冰雪王国、海底奇域、海洋部落五大主题区和极具特色的海洋主题度假酒店。园区内共有3个大型动物互动表演场,包括海豚剧场、虎鲸剧场、海狮剧场,在这里分别上演《海豚奇缘》、《虎鲸物语》、《海狮特快》3大剧目;六个大型动物展示场馆——分别为南极企鹅馆、海兽探秘馆、冰山北极馆、海底世界馆、火山鲸鲨馆和珊瑚水母馆;两大海洋主题巡游——海洋梦幻花车巡游、魔法奇航彩船巡游;两大高科技影院——天幕影院、超感4D影院;10余项游乐设施,包括海豚过山车、时空缆车、火山漂流、雪国列车、深海奇航、极速企鹅、海洋木马、鹈鹕大冒险等。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主题度假酒店,在其风格设计上,将呈现以海豚、企鹅、小丑鱼、海马、美人鱼为概念的5大海洋主题客房,多数主题客房都配有儿童双层床,充分满足家庭出游的需求。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是海昌旗下极地公园里面积最大、极地海洋动物种群最多的“世界级旗舰式海洋公园”。相较于其他海洋公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更为综合,既保留了海洋文化这一核心,又增添了水乐园和冒险乐园的设施。
Q4: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将主要针对于哪些客群?这些客群有什么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集团将在推广时有哪些具体的营销计划?
A: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预计开园后首年接待游客量达到400万人次,主要辐射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亲子家庭、年轻学生群体。
紧密围绕上海项目核心亮点及主题特色,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将围绕海洋动物进行动物征名、科普课堂、夜宿极地等系列活动;基于万圣节、圣诞节、元旦等节庆,开展海底万圣节、极地冰雪节等节庆活动。同时,上海项目已于9月份正式启动系列渠道推介会活动,将在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嘉兴、南通等长三角核心重要城市陆续进行,后续还将在全国其他重点城市展开,现场通过主题陈列、人偶互动及舞台演艺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游客认识上海海昌海洋公园。
Q5:此前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已经披露出门票价格实际上比迪士尼便宜不少,这是否意味着将以低票价作为吸引游客入园的第一手段?这样的票价是开园促销价格还是将一直保持?低门票价格会成为引流的最关键方式么?
A: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门票类别分为平日票、高峰日票(周末、七月、八月、国家法定节假日)及优待票(1米-1.4米儿童及65周岁以上老人、持本人有效证件的残障人士)等多种票型。平日标准门票价格为330元/张,平日优待门票价格为190元/张;高峰日标准门票价格为399元/张,高峰日优待门票价格为249元/张。11月16日正式开园后,2018年将实施感恩优惠价格,平日标准门票价格为299元/张,平日优待门票价格为170元/张;高峰日标准门票价格为360元/张,高峰日优待门票价格为230元/张。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还会推出年卡优惠活动,年卡类别分为标准单人年卡和优待单人年卡,其中标准年卡价格1500元/张,优待年卡1000元/张;2018年实施感恩优惠价格,标准年卡1180元/张,优待年卡690元/张。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二消将预计达到营收占比的20%左右。在餐饮、商品方面,园区内设有企鹅餐厅、时光餐厅、沙塔餐厅、极光餐厅四大特色主题餐厅,汇聚中餐、西餐、东南亚等多种菜系;同时,园内还设有国内首家七萌优品旗舰店、企鹅商店、鲸鲨商店、人鱼宝藏、雪国制造等八大主题店铺,匠心打造海洋特色商品;园内还将为7岁以下儿童提供婴儿车及童车租赁服务。
Q6: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将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怎样的经济影响?
A: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确定于2018年11月16日盛大开园,预计开园后接待游客量将达到400万人次。随着周边配套酒店、会展中心、商业街、港城广场等陆续开业,上海天文馆、室内冰雪世界也将分别于2020年、2022年落地临港,未来临港地区年客流量将形成1000万人次左右的规模。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园后将与周边项目形成良好产业聚集效应,极大推动了临港、浦东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极大的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效益以及影响力。
Q7:目前主题公园市场都讲IP为王,那么与一些品牌不同,海昌海洋公园一直在孵化和完善自己的“海洋”IP属性,那么做自己的IP具体是怎样的一条链条呢?这其中还会涉及到哪些方面的运营?
A:2016年底,海昌从整个集团层面开始部署文化IP“369”发展战略规划,:以3年市场培育、6年快速扩张、9年深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孵化—产品—推广—授权”逐步构建海昌海洋文化IP体系,实现从线上表情包、动画,到线下绘本、衍生商品、舞台剧,直至主题餐饮、酒店、授权业务等IP全产业生态链。
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全球发布盛典”上,由海昌海洋公园自主研发的海洋动物形象IP、作为海昌海洋公园极地海洋文化内涵载体的“七萌团”正式发布。以“七萌团”为核心的IP产品将在园内各领域应用不断推进,首次在上海项目落地后,进而将铺设于其他各项目。
图:海昌海洋公园自主研发的海洋动物形象IP:七萌团
Q8:海昌集团认为成功的主题公园都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A:目前国内主题公园投资热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现状及资金面驱动决定,海昌集团认为投资大热后市场会逐渐趋于冷静,最后一定是那些具备准确的市场判断力能力、足够的产品前瞻性、专业的运营能力及快速调整反应能力的运营商胜出。
Q9:实际上早在大连海昌集团开创第一家大连老虎滩极地公园开始,对外就以“看海洋馆就来海昌”这样的关键词进行宣传,那么您认为市场对于海昌公园的认可度到底有多高?那么对于不管是上海、三亚还是即将动工的郑州海洋公园,您有怎样的市场预期?
A:2002年海昌海洋公园投资数亿元建设的“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极地馆”启幕,该项目首次将白鲸、海象、北极熊、南极企鹅等极地动物展示给中国观众,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上极地海洋动物陆上饲育、展示和表演的空白,并一举成为大连这座中国著名旅游城市的标志性景区。
海昌海洋公园已经在中国旅游行业深耕近20年,于2014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全球十大主题公园运营商以及中国旅游20强之一,致力于打造中国海洋主题文旅第一品牌、国际化的海洋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平台型企业。这其中包括先后在中国大连、青岛、重庆、成都、天津、武汉以及烟台成功运营了8座各具特色的主题公园,每年游客接待量超1200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超1.1亿人次。上海、三亚及郑州项目开业后,每年接待游客量预计将超2000万人次,并有望超越美国SeaWorld,成为全球海洋极地动物保有量最多的海洋主题公园。
可以看出,海昌集团对于本次落地上海的海洋公园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这也就不难解释其慎重对待试运营及延期开园的举动。不过事实绝没有令海昌失望,十一期间海昌公园的门票预定很快便达到“上限”,而从不少幸运用户及媒体发出的测评可以看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确实内有乾坤。在众多景区和乐园中仍选择“探园”,看起来对于海昌品牌主要发力的海洋主题IP游客仍旧是买账的。
对于实现开园后年客流量400万人次的目标,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表示出了乐观的态度。其公关负责人表示,有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主题公园人次总量保持每年11.72%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21亿人次,游客量将赶超美国。而这样的基数下,主题乐园仍会被家庭游、亲子游等旅游消费市场主力选择。家庭娱乐中心、亲子主题餐厅、亲子度假酒店等细分产品的开发将成未来主题乐园的竞技场。
(注:本文内图片全部来源于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版权归属原作者或网站所有,不得转载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