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界的“星光大赏”,今年的顶流花落谁家?

  
一份难得“不水”的榜单。

内容详情:

距离新年不足10天,诸如“星光大赏”一类的年终颁奖典礼开始霸占热搜,这个让人手忙脚乱的2020年,竟然马上就要画上句号了。

 

往年此时,旅游圈大大小小的盛典也是相当精彩,秉持着“人人有奖”的原则,旅游业界的榜单或者评选通常没有什么火药味。今年虽较为特殊,很多活动转到线上从简举办,而最近2020年中国旅游集团20强名单的发布,依然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个自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坚持12年的榜单,有自己一如既往的原则,评选方式相当简单粗暴——参评企业营业收入是其唯一标准。

 

(图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疫情影响下,旅游企业无论大小都遭遇了极大的冲击,这也确确实实反映在了榜单变化上——有几个熟悉的名字没有出现,也有一些选手顶住压力首次入榜……面向充满未知的2021年,这份榜单背后,又藏着哪些对于旅游企业的启示呢?

 

 

途牛众信中青旅出榜 5位新面孔亮相

 

12月14日,在2020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年度20强名单正式发布,共28家企业入选。不难发现,今年的榜单和19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

 

 

  进  

 

在今年的榜单中,珠海九洲控股、建业集团、陕西旅游集团、河北旅游集团、江西旅游集团五家企业首次入选,杭州商旅集团时隔一年重新回榜。

 

珠海九洲控股属于珠海市属国企,该集团深耕文旅行业已有三十二载,在旅游以及延伸的地产、体育、酒店、景点、客运等领域均有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红利下,想必未来会有不错的成绩。

 

建业集团是20强中唯一一家来自河南的企业。建业东京梦华、中原文化小镇、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均出自该集团的手笔。此外,该公司管理运营着万豪、洲际、雅高等国际联号在河南开设的多家酒店。

 

陕西、河北、江西三个省级旅游集团也是第一次进入20强。陕旅集团借力西安旅游热度以及一带一路的利好,积极拓展国际文旅合作项目,同时推进数字化转型;河北则赶上了冬奥会,旅游投资建设热度不减;江西旅游集团在国企混改方面先行,希望抓住机遇融资上市,集团董事长曾少雄在大会上表示,江西省旅游集团整体上市已经列入江西省政府的映山红计划,将以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注入到上市企业去。

 

  出  

 

与此同时,中青旅控股、众信旅游集团、安徽旅游集团、途牛旅游集团今年掉出榜单。其中,众信旅游在此前已经连续6年在榜,中青旅也曾上榜多次,途牛则是去年第一次入选。上述四家企业落选,原因基本是公司经营状况受到了外部因素和疫情影响。

 

横跨旅行社、酒店、景区、会展等多个领域的巨头中青旅,今年上半年由盈转亏,且不提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3亿元左右,中青旅背负的业绩压力可见一斑。

 

众信旅游今年前三季度净亏损约3.13亿元,收入规模下降幅度较大。为了自救,众信旅游选择同拥有免税牌照的中国中免、王府井合作,后又引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然而,二级市场上似乎并不买账,众信的股价依旧不断下跌。董事长冯滨曾公开表示,公司正在艰难转型中。

 

途牛在第三季度的净收入约1.24亿元,环比有所上涨;而净亏损为0.62亿元。相关报道指出,途牛连续8个季度深陷“亏损”泥潭。再看看霸榜的携程、美团、同程这些在疫情中已经恢复或持续盈利的OTA,途牛似乎很难再爬回榜单了。

 

安徽旅游集团或因其内部负面事件落选。公开资料显示,集团原董事长刘文兵因犯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今年10月获刑十二年零六个月。

 

这个榜单,确实见证了我国旅游企业第一梯队的起起伏伏。时间回到2018年,腾邦集团、东方园林、华住集团都是榜上有名风光无限;更早之前,海航旅业、万达旅业、去哪儿网也是常客。然而,这些公司在遇到市场竞争、合并吞并、经营危机等问题之后,竞争力出现短板,随即无缘20强的名单。

 

 

传统业务受挤压 省市较量暗流涌动

 

旅游集团20强榜单的变动,侧面映射出我国旅游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第一,传统的旅游业务受到挤压。在旅游尚未完全恢复的阶段,依靠传统业务的一些企业掉出了榜单。可见现阶段旅企不能完全依靠“旅游主业”,身为体量庞大的集团式企业,则更应该向吃住行游购娱多产业扩张版图。

 

第二,国内省市文旅较量白热化。正值出境游冰封,相应内循环提速。背靠政府的国有企业并没有坐享其成,大部分选择加速改制增强活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旅游集团进入榜单,说明地方的力量正在崛起。未来旅游集团的竞争将不仅是企业之间的PK,更是地方文旅发展水平的比拼。

 

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开始,入围企业年交易门槛就超过了100亿元,交易总额达到万亿元级别。此后,2017年、2018年,20强企业总交易额均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中国旅游集团发展报告(2020)》认为,未来五年,我国将形成100亿旅游人次和10万亿元消费的国内旅游超级大市场。

 

旅游市场规模和企业体量同步成长的这些年,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敏在大会上指出,国内20强大型旅游集团最高营收规模仅为世界500强企业入围标准的一半左右,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市值普遍较低,接近三分之二的旅游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市场影响力、带动力以及抗风险能力是旅游企业最为欠缺的。从疫情以来,一些“优等生”发挥失常的情况来看,对于中国旅游企业来说,如何在疫情后重新构建本土和国际竞争力,都将会是关乎企业存亡的巨大挑战。

 

都说新冠疫情是旅游业的试金石,孰强孰弱,相信不久之后就会见分晓。疫情过后,百废待兴。希望这些旅游业佼佼者的积极行动,能够为行业带来更多灵感,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会是莫大的鼓励。

未经旅业链接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