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旅游节首次抵京(沪)推介 助力更多中国业者走向世界
6月25日和27日,新加坡会奖局带来了亚洲最盛大的旅游商务活动TravelRave亚洲旅游节抵达上海和北京并举行媒体讨论会。这也是该项颇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盛事第一次来到中国正式与中国旅游行业重要人士、机构代表以及核心媒体就消费者趋势和在华投资等热门话题开展一系列讨论。
关于TravelRave:
TravelRave 亚洲旅游节每年都在新加坡举行,今年即将迎来第四届,在短短的五天里,有涉及旅游各个行业的各类旅游展览、论坛和领袖会议等活动举行。这是一个针对于亚洲旅游行业发展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去年的亚洲旅游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 10,700 名代表参加,其中来自中国的代表人数排列到第六位。
2013 TravelRave 亚洲旅游节将将于10月21至25日举行。
2013TravelRave亚洲旅游节亮点:
北京上海两地媒体会分享:
作为此次推广活动的重头戏,新加坡会奖局方面邀请到了上海和北京两地在旅游行业内的资深专业人士来和大家分享了关于“中国企业对境外旅游业机会”“国际旅游机构对境内的投资状况分析”等问题的探讨。
上海站:
春秋国际旅行社亚太区总经理邹庆龄(左一)
“行简住优”人群正在增长
我们将现在的旅游消费者分为三个大类,分别为:“行简住简”“行简住优”“行优住优”,而在这其实,我们发现“行简住优”的客人占到我们50%的比例。80-90后的一代可以说更加了解旅行的意义,他们习惯了在网上预定,自己做攻略,因为消费者行为习惯在改变,所以作为我们行业人士就更加应该走在前面。包括网站的改版、线上的推广、产品设计上的改变等等各方面。
悦榕集团中国区执行董事何仁桦(左二)
“都市度假概念”悄然兴起
去年10月22日, 悦榕庄首个“都市度假酒店”落户在了上海外滩。而在此之前,大家印象中的悦榕庄都是出现在全球各地有名的度假胜地。这一改变其实也是因为市场消费者在变化 而产生的。我们发现,越来越多自由行或者是家庭度假的客人其实也会到一些大城市游玩,他们需要的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品质酒店,这就是“都市度假”。
从中期发展看,未来悦榕集团将重点发展度假式酒店,上海朱家角的悦椿酒店及西安的悦椿酒店也在计划之中。
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芳 女士(右二)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探索
大家都知道锦江是传统旅行社的典型代表,那么多年了,我们肯定是拥有一批非常忠实的消费群体。现在也都在说做电子商务、OTA、社会媒体等等,没错,这是我们传统旅行社的软肋,但对于那些45岁以上的传统消费者,面对面的门店交流依然是最为有效和直观的。当然,在线电商这块我们必须做,相信“锦江旅行家”这个品牌会慢慢让大家记住的。
北京站:
北京站嘉宾:去哪儿网CEO庄辰超,以及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席戴斌与与会者分享其观点。
戴斌院长(图中):
1) 中国的出境游占整个旅游产业的比例还是较小,仅为:3%,发展潜力巨大,这一数字在韩国是13%,在美俄是20%。
2) 目前,出境游的需求整体达到的状况是“出游”,而娱乐、餐饮、消费、购物、目的地体验等方面的需求挖掘空间巨大。
3) 中国出境游地域需求差异较大,东西部差异大,市场成熟度不同。
4) 目前出境游两大趋势:二三线城市市场发展迅猛,这是未来的重头戏;FIT自由行需求的增加,一线市场产生更多成熟游客,对“自主安排”的渴望,而这一部分人群45岁以下的占70%。
5) 中国游客境外消费买东西的四大特征:一,补偿性消费,境外可以买到性价比高的真品,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二,影子消费,游客要大量的为亲戚、朋友、同事购买礼物货品。三,合理的避税。冲动型消费:出国门,希望能尽快短的时间内购买到更多的商品,选择上理智性不高。
6) 中国游客需要“中国式招待”。
中国人的不同:一,中国人的习惯,例如说话声音大等,需要合理的管理和沟通。二,文化差异,习惯的不同,例如热水的供应。三,中国“胃”的不同,可适当调整饮食,加入中国饮食元素。四,可考虑提供中国的媒体,例如报纸,中国电视台等。五,为中国客人做一些特殊的事儿,例如HILTON的“欢迎”项目。
7) 中国传统旅行社要明确一点:中国的旅行社企业要学会和新型的公司共存。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信息化、网络时代,新技术新思想在冲击着旅游行业,因此中国旅行社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学会适应,找到自己的优势,赢得市场。
去哪儿网CEO 庄辰超(图右):
1) 根据去哪儿网统计,东南亚的搜索量增长超过200%-300%。自由行产品的搜索量增长迅猛。对“当地酒店”单独的搜索量有所增长。对客栈等特殊住宿的搜索量有所增长。
2) 从地域看,中国中部地区活跃度的增长达到50%,高于东部地区。
3) 移动终端的搜索量增加,但更多搜索国内的酒店及经典,国外搜索行为不多,原因可能为手机流量的使用,以及信息的不准确等。
4) 特色的产品能赢得更多游客青睐。这个特色可以是产品本身特色,也可以是产品市场推广上的创新,以及定价策略及产品组合上的创新。例如,CLUBMED一价全包就是定价策略上的巧思,越来越多的酒店推出“夜销”,“last minute”产品,西藏航线的航空公司推出“last minute voucher”,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对话新加坡旅游局展览与会议署署长 潘政志
新加坡亚洲旅游节 让亚洲人来探讨亚洲市场
请给中国旅业参与亚洲旅游节的理由:
1、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是亚洲商业中枢,东西方文化交汇,对于中国企业 并不会遇到大的文化冲突,相信新加坡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站,参加此次会议相信是能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了解亚洲市场。中国市场是亚洲乃至全球的焦 点,亚洲市场需要中国代表的参与。中国旅游市场增长迅猛,而对于像印尼这样同样发展较快的市场是有借鉴意义的。
2、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亚洲旅游节需要近邻们能多沟通,基于这样一个事件大家聚集在一起,凝聚一些共识,相信是件好事。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寻找未来商机的好机会,此次无锡市旅游局就深度参与其中,通过ITB Asia等活动,拓展知名度,寻求更多合作机会。由于亚洲旅游节的主题丰富,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性参与。例如我们会有关于“旅业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议题。相互探讨、分享成功经验。
总结起来,加入亚洲旅游节的理由:第一,这是亚洲自己的平台,更为实际,更为本土。第二,价值高的内容和议题,更具针对性。第三,提供沟通、合作机会。
消费者的洞悉
北京研讨会中,新加坡旅游局展览与会议署署长潘政志与去哪儿网CEO庄辰超,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席戴斌以及首都数家核心旅游媒体一起展开题为“消费者洞察——中国”的圆桌会议。
观察:
1) 据2012年的亚洲旅游业领袖峰会提出的研究报告, 到2020年,每5名游客中将有2名来自亚洲,亚洲游客的支出将占全球旅游支出的一半。到2020年,中国出境游市场预计组织1亿次出行,相应创造近2350亿美元的价值。
2)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报告也称,2012年,中国已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旅游业消费者,出境旅游人数达到8300万人,并带来破纪录的1020亿美元旅游消费。
3) 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未来五年,中国将有超过4亿的游客出国旅游。中国游客群体不断壮大,消费能力迅速崛起,为旅游业者们从不同方面提供着充满吸引力的市场,促使中外旅游业者不断加强对中国消费者的关注。
4) 中国已经成为新加坡第二大入境客源国,并且增长势头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