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航空 > 正文

中国民航发展基石持续夯实,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加速推进

2025-10-31 13:49:08  |   来源:本站原创

摘要:

随着三季度财报数据相继发布,南航、东航、国航实现疫情冲击以来全年前三季度盈利。

 

具体数据显示:

 

·南航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3.07亿元,同比增幅达17.4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盈利表现尤为亮眼,净利润高达38.40亿元,同比增长20.26%。

 

·东航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21.03亿元,第三季度单季盈利35.34亿元,同比2024年前三季度,东航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改善提升幅度最大。

 

·国航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8.7亿元,第三季度单季盈利36.76亿元,单季盈利规模同样实现对上半年亏损的全面覆盖。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三大航历经五年调整与攻坚,终于在行业复苏进程中交出的标志性答卷。在这一历史性节点,深度复盘中国民航的复苏征程,不仅是对过往五年攻坚历程的回望,更能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极具价值的镜鉴。

 

战略的耐心:从共性控本到特色突围

 

面对共同的挑战,三大航在“过紧日子”、严控成本、优化负债结构等共性举措之外,均展现了强大的战略耐心,并依据各自的资源禀赋,走出了特色突围之路。

 

南航:大湾区的“领跑者”与“货运压舱石”

 

南航的率先复苏,得益于其深度绑定的大湾区经济活力,广州-北京“双枢纽”战略提供了强劲的国内市场支撑。更关键的一点是,南航的货运收入(南航物流)目前仍合并在股份公司报表内。在疫情及后疫情时代,航空货运的景气度为其贡献了丰厚的利润,这是其在2024年能率先实现Q1-Q3盈利的重要“压舱石”。

 

国航:京畿枢纽的“守望者”

 

国航依托北京主枢纽的绝对优势,在国际航权、时刻资源、高价值政商务客源上构筑了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其复苏节奏与高收益的欧美长航线高度绑定,2025年Q3的强劲反弹,正是国际航线(尤其是高收益航线)逐步恢复所带来的直接利好。

 

东航:国际化的“先行者”与“精细运营的样本”

 

作为国际业务总量与占比均居行业首位的航司,东航在复苏期承受了最大的国际市场停滞压力。因此,其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的含金量更足,也更能体现其战略韧性。

 

亮点一:国际航线的“历史性反超”

 

传统认知中,国际航线虽票价高,但成本与波动性也高。但根据东航财报及运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一个重大变化:随着2025年国际市场的有序恢复,东航的国际航线在“座公里收入”这一核心盈利指标上,实现了对国内航线的“历史性反超”。这背后,一是国际市场“供给弱于需求”带来的高票价红利;二是东航长期坚持上海主枢纽国际化战略的厚积薄发。其持续优化的中转流程使其高效抓取了高价值的国际中转和入境客流。2025年上半年东航在浦东机场完成国际中转旅客479.5万人次,同比增长26.8%,成为推动浦东枢纽国际中转量快速增长的关键力量。这充分证明,东航并未因短期困境而动摇其国际化核心战略。

 

亮点二:“空中快线”的“阵地战”

 

面对国内高铁网络的“跨维度”竞争,东航并未在核心干线上退缩,而是选择了“精耕细作”的阵地战。资料显示,东航已将其“空中快线”网络增至49条,日均班次量近900班。其高密度、高频次、高准点率的“类公交”运营模式,覆盖了京沪、沪广、沪深、沪蓉等核心商务干线,有效巩固了其在高铁竞争下的高价值客源“护城河”。

 

亮点三:“三飞”战略的“长线布局”

 

东航国际化的突破,得益于其独创的“三飞”战略体系,即“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是东航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旨在通过优化航线布局、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全球航空网络。该战略体现了东航从传统承运人向全球化航空服务集成商的转型,通过航线优化、枢纽建设与国际合作,提升在全球航空市场的定价权与话语权。

 

融合赋能中国民航空中丝路飞出特色新高度

 

自“空中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以三大航为代表的中国民航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航线网络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支撑、以创新模式为引擎,在互联互通、产业融合、服务升级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中国民航空中丝路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协同高效的发展新格局。

 

南航依托广州枢纽,加密中东南亚、中东航线,2025年新增乌鲁木齐-迪拜、广州-利雅得等航线,成为连接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南方通道”;国航以北京为核心,强化中欧、中亚航线网络,北京-布鲁塞尔、乌鲁木齐-塔什干等新开航线进一步夯实“一带一路”空中通道;东航则以上海为枢纽,拓展欧美、南美远程航线,包括获批上海-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圣地亚哥等南美远程航线以及西安-阿布扎比中东航线、加密伊斯坦布尔及布鲁塞尔航线、开通北京-马斯喀特航线等,成为空中丝路“东西双向互济”的关键载体。

 

《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定期航班客运通航6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运通航33个共建国家,中国航空承运人国际航线历史累计通航110个共建国家,初步形成了覆盖“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空中通道。空中丝路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有力推动了中国民航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从季度盈利到全年可期的新征程

 

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多重积极因素叠加,为三大航以及中国民航业实现全年盈利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市场需求看,第四季度虽为传统淡季,但冬季冰雪旅游需求有望形成新的增长极,东北、新疆等冰雪旅游目的地航线预订量有望再度上涨;同时,随着全球经贸活动逐渐恢复,国际公商务出行需求也有望持续回暖。若第四季度无重大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黑天鹅”事件,全年盈利的目标有可能最终实现,也必将成为中国民航业走出疫情冲击、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三大航前三季度全员盈利的答卷,不仅是自身经营发展的里程碑,更具有深刻的行业意义与经济价值,彰显了中国民航业的发展韧性与质量。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与“大动脉”,三大航的盈利意味着航空运输产业链的全面复苏——航空运输的畅通将直接带动旅游、外贸、物流等相关产业增长。

 

从长期布局看,依托中国航空枢纽“3+7+n”体系建设,东航以上海核心枢纽为“主战场”的战略将持续深化—东航作为基地航司,将通过“三飞”战略进一步加密远程航线、优化中转服务,为未来持续的全年盈利筑牢基础。

 

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的开启,以三大航为代表的中国民航业,正从“复苏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通过进一步深化国际化布局、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完善枢纽网络建设,必将以更成熟的姿态参与全球航空市场竞争,书写中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相关资讯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评论仅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编辑原创

浪漫马来,造就梦幻蜜月
来浪漫的马来西亚 享受浪漫蜜月时光
专访 | 帝国大厦观景台总裁:“我们的友...
帝国大厦,以其超过92年的品牌历史,已经牢牢成为“纽约市的代名词”。因此,来...
    关注我们+

精选最有价值要闻,每周定期发送。预览最新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