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旅游行业白皮书《社会化旅游的崛起》11日正式发布。该白皮书通过收集和深入分析社交媒体讨论以及相关信息,将中国旅行者分为五大类型——商旅人群、自驾族、跟团客、奢侈购物游人群和背包客(按在线讨论热烈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并对他们对旅行的不同的态度和差异化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商旅人群:酒店和交通是他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相比高档奢华型酒店,他们对经济型连锁酒店讨论反而更多。广告主在制定对商旅人的沟通策略时,应尽量呈现真实的产品或服务,避免虚假和浮夸。
自驾族通常是汽车发烧友。
除了讨论汽车俱乐部活动外,汽车租赁与维修服务都是他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数据还显示,自驾族相关讨论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结交朋友、享受自由以及合家欢乐。因此,广告主在制定对自驾族的沟通策略时,突出追求自由的奔放和家庭团聚的欢乐都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跟团客更愿意在互联网分享旅行社信息和晒蜜月游。广告主在制定对跟团客的沟通策略时,不妨结合品牌自身特质融合社会热点,增强他们的记忆度。
奢侈购物游人群热衷于在社交媒体“晒”各种事情,皮具和成衣是他们最爱讨论的奢侈品类,淘宝店主和社交购物平台都是他们获取海外奢侈品购物信息的渠道。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潮流的品牌更能赢得他们的青睐;而独有性能让他们更显与众不同,是有效的刺激购买欲的办法。
背包客是五大人群中最热衷于社交媒体分享旅行经历和感悟的人群。他们执着于体验旅途点滴,热衷于探索当地风俗文化与自然景色。品牌沟通中如果能够体现这些因素,相信会能最大程度引起他们的共鸣,提高品牌形象,刺激消费。
群邑智库和CIC给品牌的建议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