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则新闻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中国领馆提醒赴泰国普吉岛中国游客注意旅游安全”,另外一则是名为“我恨泰国”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最后发现是泰国国家旅游局为重振旅游形象而做的一次反向营销。那么泰国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想去的自然风雨无阻,胆小的恐怕就此吓得打了退堂鼓也很正常。旅游安全,对于从来报喜不报忧的旅游业来说,在旅游产业链上的位置一直若隐若现。
有位旅游系转作外贸的师兄曾经说过,“做外贸是把货物倒来倒去,做旅游,就是把人倒来倒去,两者其实是想通的。”乍一听确实有理,可是人毕竟不是货物,货物有个磕磕碰碰还能弥补,人要是有点什么三长两短可就无力回天了。
几年前在旅行社工作时有两起因为旅行中发生意外而引起的纠纷,让人印象深刻。一次是在美国遭遇大巴车祸的游客回国后腿部出现后遗症无法工作,一直在跟组团社打官司,一打就是好几年。还有一次是新婚夫妇去普吉岛蜜月自由行,结果潜水时出了事故,组团社派专人协助家属处理此事,发现该名游客并未购买保险——但是旅行社出团赠送的保险反而起到了大作用。
确实,对于旅游安全,旅行社能做的,除了出行前的简单培训、领队导游在出游过程中的细心陪护之外,面对追求新鲜、喜欢刺激的游客,也只剩推荐合适的旅游保险这一步了。而旅游保险作为一种附属商品还往往遭到质疑,一方面是保险产品的花哨性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另一方面当然是侥幸心理在作怪。
最近因为需要预定春节出游的产品跟很多家线上线下的商家打过电话,奇怪的是还真没有销售员主动来提保险的事儿,都是我特意问了“那这个行程中的安全问题怎么办”之后,对方才说出“我们这个行程都包含旅游责任险”,为此特意查询了一下,“旅游责任险”和“旅游意外险”还不是一回事,前者担保的是旅行社的责任范围内的事儿,后者才是游客行程中所有的意外,至于最近的泰国游,很可能都买不到相关的保险类产品。
在安全的问题上,游客和组团社其实是绑在同一条利益链上的,既然如此,为何不多来一些关于旅游安全如何得到最大保障的知识分享、而不是保险产品的销售宣讲会呢?
顺便说一句,《I hate Thailand.》确实有点意思,不得不承认的是泰国真的是一个价廉物美的旅游目的地,可是既然领事馆都放话了,大家还是把安全问题提上首页吧。